今天宏博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香港知名的三本大学排名 关于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几个问题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三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广东三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
1.广东工业大学:
排名:广东工业大学在广东省内综合性大学中排名靠前;分数线:广东工业大学的分数线一般较为稳定,在近年来保持在理工类550-600分在左右,文史类分数线相对较低。
2.华南理工大学:
排名: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广东省知名高水平大学,常年位居广东省内三本大学排名前列;分数线:华南理工大学的分数线较高,理工科通在常在600分以上,文史类专业分数线也在550分以上。
3.广东财经大学:
排名:广东财经大学在广东省内的综合性大学中排名较为靠后;分数线:广东财经大学的分数线相对较低,理工科一般在500-550分之间,而文史类专业可能更出低一些。
扩展知识:
1、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学科涵盖工、理、管、文、经、法、教育等出多个领域。该校在出工程类、材料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等专业上具有优势。
2、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为特色,工学领域为重点,工、理、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出科高水平大学。该校在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化学、能源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与教学水平。
3、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为特色,管理学为骨出干,法学、文学、理学、工学为辅助,工、理、管、文、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在财经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声誉,培养大量经济管理人才。
宏博教育网

关于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几个问题
越来越多的内地高校毕业生有意选择香港高校深造,但在求学香港网站协助研究生申请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内地申请人对港校研究生制度和申请方法、自身定位等方面缺乏了解,我们根据网站三个月的运行经验,总结出以下内容,方便申请人有针对性地了解港校。
研究生分类
香港的高校采用的制度是英制或者美制,整体上分为本科生(Undergraduate)和研究生(Postgraduate)。其中,研究生里面按照学位和类型主要可分为为以下几类:
? PhD,Doctor of Philosophy,
哲学博士。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研究生。
? 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硕士学位,属于研究型研究生。
? MSc:Master of Science,理学硕士,硕士学位,属于授课式研究生。
? MA:Master of Art,文学/艺术硕士,硕士学位,属于授课式研究生。
修读期限
通常情况下,港校的全日制(Full-Time)研究生授课期限如下:
? 研究型博士研究生:5-6年
? 研究型硕士研究生:2年
? 授课式硕士研究生:1年
如果是兼读,时间通常会加一倍。
费用和奖学金
来港修读研究生课程,对于内地学生来说,费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研究生的学费为每学年40000-50000港币,部分专业需要每学年80000港币(如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具体的费用在各校的网站都详细地列出。
生活费方面,对于一般的内地学生,每学年的总花费在50000港币左右。如果自行在外租房,费用可能有所增加。(上述费用中,住宿按24000元/年计算)
研究型研究生通常会有补助金,或者称作研究经费,一般的标准是博士研究生每月15000港币,硕士研究生每月12500港币(实际数目依学校和专业而不同)。这个数目对于一般的学生足以完成学业。
授课式研究生不参与研究工作,所以没有补助可拿,通常在学业中期有奖学金可以申请。奖学金的数目差别就比较大了,而且数目很少,如果计划修读授课式研究生,要做好“没有奖学金也能完成学业”的打算。
假期
在香港修读研究型研究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固定的寒暑假。研究型研究生的工作和研究没有固定的期限,很多时候都是在跟着导师走,如果导师在假期继续工作,那么他的研究生自然不能放假。导师在假期的时候会比平时其他的事情少,此时段开展研究工作尤为合适。如果导师休假,研究生才有可能放假回家一段时间。
招生时间
研究生通常在每年的第四季度招收次年9月入学的学生,具体的申请时间在11-12月,有些学校递交申请的时间可以延长至次年的3月底。
硬尽早准备申请材料和递交申请,以保证学校有足够的名额招生。
学校会在次年的第二季度发放录取结果,也就是常说的Conditional Offer,达到上面所列要求后录取即自动生效。
招生模式/申请流程和联系教授
无论申请哪种研究生,都不需要参加统一的考试,也没有统一的考试可以参加。一般申请人按照学校招生网站的说明提交申请并附上有关资料,如大学成绩单、推荐信、研究计划、
英语能力证明等。
现在很多学校鼓励使用网上申请系统,并且给予一定的申请费优惠,推荐使用网上申请方式。
申请一般会在每年12月份开始,其间会有面试等程序,次年4、5月公布结果。有些申请结果可能要6、7月份才公布。
此部分申请的问题,一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网站说明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向学校的招生部门咨询。
如果是申请研究型研究生,可以先与教授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表面自己的申请意愿,可以让教授给点建议等。因为如果申请成功,就要和这位教授有很密切的交往,事先沟通一下不是很好么。教授的资料、研究领域和电子邮件可以在学系的主页找到,一般会在Peoples或者Faculty里面。
一般情况下,给学校发邮件都使用英文,英文在所有港校都是官方语言,而且不存在编码的问题。如果是电话咨询招生部门,普通话和广东话都可以接受。
托福、雅思、GRE和GMAT
托福和雅思证明的英语水平,对于内地学生来说这是必须的,可任选其一。部分专业承认中国的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较高的英语成绩虽然不能对录取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会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GRE和GMAT是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商科专业要求GMAT成绩,部分学校的非商科专业要求GRE成绩。此成绩并不能代替英语成绩。
如果你在申请的时候还没有考,或者成绩不理想都没有关系,记得要先递交申请,之后在延缓提交成绩。一般最晚递交成绩的时间可以到次年的3月底,有些可以更晚。具体时间要和学校联系问清楚。
成绩的提交方式是由考试机构直接寄到学校,各校或学院都有自己的送分代码,详情请参阅求学香港必读中的有关文章。
申请希望/成功几率
内地申请人提问最多的就是“我有多大申请成功几率?”、“我申请成功的希望有多大?”。说实话,这类问题可真难倒了不少回答问题的同学,因为港校研究生录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是“一刀切”,但是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下面列出我们为您定位时所参照的标准,希望您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定位。
下面几种情况会提高成功几率:
? 本科“出身”好:211/985学校相对于普通高校。
? 本科成绩好:GPA高/系内排名靠前相对于较低的成绩/较靠后的排名。
? 有研究经验(适用于研究型):之前做过研究相对于没有。
? 推荐人威信高:领域内知名教授的推荐相对于普通讲师的推荐。
? 推荐人关系:目标教授和推荐教授关系密切相对于互不相识(甚至没听说过)。
? 有质量的研究计划(适用于研究型):一份有高质量的研究计划相对于随便写的一些文字。
? 面试表现出色:条理清晰且有礼貌的回答相对于不知所云。
下面几种情况会增加申请难度:
? 目标学校标准高:港大、中大相对于城大、理大。
? 目标专业在港热门:
金融管理专业相对于农林专业。
? 研究型研究生:研究型研究生相对于授课式研究生。
? 跟风转专业申请(在转入专业有所建树者例外):申请不同专业相对于擅长的本科专业。
申请主要由这些方面决定,但能否录取毕竟是综合考虑且由学校、学系和教授几方面决定,在申请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最后的结果,请申请者结合上述的条件来给自己“定位”,以估算有多大的把握。
下面提供一份比较数据,仅供申请人参考:
? 申请研究型研究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5/100以上,普通高校系内排名很靠前,把握较大。
? 申请授课式研究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0/100以上,普通高校系内排名比较靠前,把握较大。
? 申请港中科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有成功的先例。
? 申请其他学校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三本或以上学校学生亦有成功的先例。
? 申请港中科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一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 申请其他学校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这些数据并非说明这是申请成功的必要条件,低于此标准仍然可以申请,也有成功的先例。
毕业出路
内地学生到港读研究生,通常只注重学术成就,忽视参加各种活动以融入香港社会,毕业之后在港的就业形势可谓严峻。
据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发布的《2007年在港内地毕业生发展年报》显示,在90%以上期待留港的毕业生中,只有三成左右找到满意的工作留港就业。调查数据中,有近七成是本科生,研究生占不到三成。而研究生较本科生相比,受研究压力大、修读时间短(授课式)、内地学生比例高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研究生学位在本港就业并无显著优势,就业竞争力下降,留港就业比例较总体水平进一步降低。
申请人在选择就读港校研究生时,应清楚的认识到毕业后在港的就业形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如果有意留港就业,在修读期间应尽力弥补自身不足,让自己在香港的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关于几个三本大学建筑学的比较。
大家都知道,建筑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建筑学又是艺术专业留学的热门。所以,今天美行思远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筑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1、麻省理工学院(MIT)
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任系主任魏尔受到的是巴黎工艺美院的传统建筑教育,所以MIT建筑系在成立最初也是以这个体系为基础。到了20世纪学校才逐渐转型,开始作为现代建筑的引领者被为大家所知。
2.伦敦大学学院(UCL)
伦敦大学学院的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则是伦敦大学学院最负盛名的学院之一,也是世界公认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2017年QS建筑学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麻省理工建筑学院。
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荷兰国内和国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其化学工程,土木建筑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Aula建于1964年,由荷兰建筑师Jacob Bakema于设计。设计上Aula可以被认为是当时粗犷主义混凝土建筑风格的代表。
4.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建筑构造与
建筑设计的紧密结合作为该校的重要教学特点之一,自一百五十多年前学院创立至今经过一代代教授们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在各个方向上保持着活跃的探索的系统。其著名的“表皮”理论(Bekleidungstheorie)经由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的进一步演绎,在上个世界末的几十年里再一次影响了整个建筑界。
5.曼彻斯特建筑学院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成立于1996,是曼彻斯特大学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一项创新协作。由两所学校超过一百年教学经验的建筑系联合产生的,英国最大的一所建筑学校。
6.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在1874年开始了哈佛大学的第一堂建筑课,而真正的建筑系则在1913年成立,后来直到1936年才以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三大专业组建了设计学院,转年由格罗皮乌斯执教,并陆续培养出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保罗鲁道夫、桢文彦等众多杰出的建筑师。
7.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建筑系旨在成为区域杰出的建筑设计、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中心。在设计技术方面,建筑系的研究重点是可持续建筑、建筑环境与设计计算;在建筑历史与理论方面,则是侧重亚洲建筑的传统与现代研究;在城市研究方面,着重亚洲城市规划、可持续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的高密度发展,目标是开发高容量的模型,以应付高速城市化的需求。
8.
香港大学(HKU)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于1950年创立。建筑学士学位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建筑技术与知识,为日后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及其他硕士课程,如城市规划、园境规划及建筑文物保护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9.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至今经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以建筑学院的创办者梁思成先生提倡的建筑“体形环境论”为特色,后三十年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的 “人居
环境科学”为指导,建筑
教育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始终引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
10.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系成立于1881年,身处曼哈顿这个充满活力的大都会自然地在现代城市规划相关的领域有着先天优势。师资方面也能够时常引进年轻的纽约新锐建筑师。最著名的教授有老牌评论家弗兰姆普敦,仍在进行活跃的建筑实践活动的史蒂文霍尔、弗兰克盖里,新生代的建筑师格雷戈林等等。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建筑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的介绍,对建筑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更多关于建筑设计留学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顾问。
阅读此文章的人还阅读了...
以上就是宏博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香港知名的三本大学排名 关于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几个问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宏博教育网:
www.hbedu.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