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08:52:54 | 宏博教育网
从2021年起,全国各省份都已开始使用统编历史新教材。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愈发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更深入地渗透新课标与新教材理念,复习备考必须与这一高考命题改革的大方向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从现在到6月份高考,还有约3个月的复习时间,科学规划考试,以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知识,以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是提升的关键。
科学规划考试,把握复习节奏
考试训练是高三后阶段复习的重要抓手之一,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考试科学地进行规划。在班级层面,课堂上可留出10分钟左右的限时训练时间,压缩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间,通过即时反馈来提高课堂效率。在学校层面,每周一次的周考可对近期的重点复习内容进行考查,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复习成果。在地区层面,每月一次的大型模拟考可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审题能力、规范意识、思维习惯和考试心态,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校际间的横向对比,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强化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知识
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基础,综合运用、灵活迁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在3月份左右,大部分学校已经按照章节对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一轮复习。在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教材,进行自主整理。
二轮复习中,学生的薄弱点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可加强对学生的面批面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精读教材,特别要关注课本中的地图及“学习聚焦”“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进行研讨分享。二轮复习不应盲目追求难度的提升,回归课本才能有效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
以选修为主并融合必修内容的主题式复习将是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法宝。在二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主题进行自主整理、有效整合,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主题复习侧重于解决重难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教师要根据知识的重要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题的选择。如教师确定“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这一复习主题后,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主题进行分解,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其次概括阶段性特征,最后结合纲要内容梳理不同朝代针对不同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措施。主题复习不应追求面面俱到,以免模糊教学重点并影响复习效率。
立足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近年来,论述题、探究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此类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契合新课程标准在“史学入门”中所提出的要求——学生能够“搜集、整理、辨析相关的历史材料,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例如2022年高考历史北京卷第17题,要求学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此类新题型的作答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观点不恰当,脱离题目要求;二是史实不准确或不充分,无法论证观点;三是条理不清晰,结构混乱;四是表述不严谨,运用历史专业词汇的能力不足。对此,教师可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在理清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后,学生才能建构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以纷繁复杂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复习为例,可以通过时间轴列出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赋税制度、户籍制度的演变,透视其发展的趋势。例如秦统一六国、新航路开辟等重点内容的复习,可采用动画方式在地图上演示,要求学生在地图上落实具体位置和路线。以2022年高考历史广东卷第19题为例,该题要求学生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本题在作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代)和空间维度(爱琴海地区、意大利半岛等)的史实,按照时序和一定的空间顺序予以论述,展现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依据。在新教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课本的知识是学生答题的背景之一,而非唯一依据。材料信息、课本知识乃至学生的课外知识组成了庞大的史料资源库,学生要结合论题对史料的价值进行鉴别。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论从史出是历史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新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史实与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体现出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避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二者割裂。以《水陆交通的变迁》一课的复习为例,课本通过清江浦、郑州、纽约、曼彻斯特等城市发展的史实来论证“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对于类似的结论性表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对其进行反复研读,强调论从史出的重要性。
论述题要求表述成文,语言凝练、专业表达、行文流畅、逻辑严谨是重要的评价维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涉及重要概念或者专用名词的解读时,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讲述过程中要关注教材文本中渗透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理念,要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注意掌握历史核心概念,研读重要历史结论,规范历史表述。
面对新教材、新课标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科思维、情境更加丰富的高考历史试题,教师加强对高考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稳复习之路。
(作者系浙江省长兴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作者:殷卫莹
重庆大学2022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什么时间报名2022年重庆大学继续进行强基计划招生,报名时间为2022年4月25-28日,考生须参加2022年普通高考,不得报名其他院校的强基计划。报名的考生需要6月10日至20日登录报名系统,确认是否参加学校考核。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重庆大学2022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一)考生报名考生于4月5日至28日登录阳光高考平台重庆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在最后三个月的时间里,英语学科的复习备考,应结合模拟考试,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围绕主题语境选择语篇文本 英语学科在复习备考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主题语境,关注语篇的文化与内涵,突出立德树人导向。在语篇文本的选择上,可以按照主题语境的三个级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逐步缩小选材范围,让文本的选择更加有针对性。教师可以选择高中英语教材或外媒时文作为学生语篇填空、阅读和写作的材料
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高考复习正在火热进行中,同学们要利用这些复习的时间强化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_具体计划怎么定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详细计划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要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
2023高考历史要怎么复习 2023高考历史要怎么复习,经验分享 高考要想考好历史,就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高考历史要怎么复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高考历史要怎么复习1、整理背景对于历史来说,高考文综肯定不会直接考察
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能报什么专业 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有师范类、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法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哲学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经济类、贸易类、艺术类等。 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什么专业 1.文科专业 历史:考古学、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世界史、中国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语言(英语、法语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 2023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各省入围分数线如下: 安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31分,福建应用物理学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13分,甘肃应用化学专业录取最低综合分数524分等。 2023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办法 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由考生的高考成绩和中南大学面试考核成绩共同构成,其中高考成绩占85%。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播音主持艺考自备稿件散文 1、《月若有情月长吟》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赠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谁?这么晚了,他为啥哭?”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突然,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
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高考复习正在火热进行中,同学们要利用这些复习的时间强化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_具体计划怎么定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详细计划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要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
2024-01-08 05:56:31
2023-12-20 14:37:54
2024-01-16 14:46:13
2024-01-05 01:44:16
2023-12-02 00:58:11
2024-01-16 0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