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13:45:59 | 宏博教育网
2023年高中新高考选科最佳方案
高中的学习时间紧张,而选科有需要提前做决定,学生应该在同等时间内有效提高成绩。要注意学科组合的难度,不要太高,保证最后的成绩偏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新高考选科最佳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新高考选科什么方案好
这种组合是标准、传统的理科选考方案。对比专业和院校录取规则,此种选考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能到达97.4%,而不能选择的2.6%的专业主要是哲学、历史学等专业。这种选考组合的特点是背诵方面的内容较少,理解方面的知识内容较多。
2、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
这种组合是以理科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地理,虽然从理解和掌握的角度分析具有优势,但地理学科优势文科中难度较大的一科,若从理科学习的角度分析,记忆背诵的内容和知识偏少,理解方面的知识会偏多。
3、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
新高考选科注意什么
1.物理选科
职业能力表现在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且有严谨的科学精神。高考改革后,“7选3”“6选3”选择物理成为未来选专业适用度最广的学科,达到90%以上。
这门学科也是公认难度较大的学科,它以数学为基础,对应专业较为广泛,重点分布在理学和工学方向。
2.化学、生物选科
化学方向突出的人,职业能力表现在对微观世界具有想象、观察及分析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
生物方向突出的人表现在对生命现象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分析能力,这两个学科对应的专业方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农业、医药、材料、食品等国计民生的众多方向都与化学、生物相关。
高中选科技巧是什么
1、选科多看自己在每一次大考中的排名。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比较重要,尤其是各种联考,这就更需要格外重视,比较一下自己在这么多人当中,哪些学科比较靠前,名次越是靠前越要考虑选。
2、选科不要扎堆选。人多的地方固然量化赋分更公平,但是也要考虑自己能力,理化生的同学选的不少,但是很多到了高二才发现选了物理,化学两个都很难的学科,在加上数学,基本就崩溃了。
新高考包括什么内容
1.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2.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选科推荐
物生地
专业覆盖率:87.61%
科目关联度:地理和生物的文理界限划定并不是十分的明显,生物学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较高的记忆力,地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物理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科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
科目学习难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和化学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难度还是要低一些的,选择此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为专业选择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为得分的重要方式。
竞争压力:从目前各省选科数据来看,生物、地理的选科人数较多,在赋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选择这一组合不占优势,不利于考生在高水平层次竞争。
学生最应该做的还是打好基础,增加自身竞争力,明确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家庭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最终确定自己到底选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新高考男生选科技巧建议,希望大家喜欢!
新高考选科怎么选好
“成绩”选科
用“学习成绩”选科是最直接、最粗暴的一种方法,比较快捷、比较省事。
新高考“3+1+2”选科,一般在高一下学期开始或高一学期结束升入高二时,此时经过半年或一年的高中学习,学生对各科知识有所了解,也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并且通过了多次考试,非常清楚了哪科成绩好、哪科成绩差。
那用“成绩”选科就比较方便了,比如历史考80分、物理考50分、思想政治考40分、生物考70分、地理考90分、化学考30分,那就直接选择“历史+生物+地理”科目组合就可以了。
而且用“成绩”选科的最大好处就是学生选择了擅长的学科,剩余高中时间学习难度会较低,并且高考容易考出高分,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可能会影响到报考专业。
比如历史80分、物理65分,历史成绩明显比物理高,若我们选择了历史科目,就不能报考工科专业,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新高考选科建议宏博教育网
成绩低,物理历史均衡,优选选物理
如果成绩在一本线以下物理和历史又比较均衡,个人建议优先选物理,尤其是男孩儿,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未来能够学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专业,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一技之长的专业,基本上都集中在工科里面,都要求选考物理,新高考和老高考选考科目人数下降最明显的就是物理,所有大学专业里,对于选考科目要求最多的也是物理,所以,选择物理,学习难度会高,但是升学压力并不会增加。
男生物理化学生物学哪些专业好
3.化学类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5.天文学类专业:天文学
7. 地理科学类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8. 地球物理学类专业:地球物理学
10. 海洋科学类专业: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理科男生选科组合有哪些适合
物生地:
地理和生物的文理界限划定并不是十分的明显,生物学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较高的记忆力,地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物理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科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从目前各省选科数据来看,生物、地理的选科人数较多,在赋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选择这一组合不占优势,不利于考生在高水平层次竞争。
物化生:
该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一般理科特别强的考生会做此选择。选择该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多,而且多为优等生,竞争压力较大,如果成绩一般的考生选择这个组合,很明显会处于竞争的劣势。
新高考选科最佳方案 新高考选科最佳方案有哪些 选科一直以来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新高考选科需要根据考生自己的能力,所擅长的学科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能够让自己的高考总成绩更加具有胜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最佳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最佳方案1、适合偏理科学生的选科组合(1)物理+地理+生物选科这个学科组合,报考范围相对较广,可供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推荐 对于新高考的选科环节,学生最好还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建议1、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地理的科目组合可报考99%的专业,相较传统的理科组合而
新高考政策最好的选科方案 新高考政策最好的选科方案分享 新高考选科,一定要提前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重视语数外三科的学习,夯实基础,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提升学科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政策最好的选科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最佳方案方案:物化政可选专业:超过96%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
新高考男生选科技巧建议 学生最应该做的还是打好基础,增加自身竞争力,明确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家庭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最终确定自己到底选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新高考男生选科技巧建议,希望大家喜欢!新高考选科怎么选好“成绩”选科用“学习成绩”选科是最直接、最粗暴的一种方法,比较快捷、比较省事。新高考“3+1+2”选科,一般在高一下学期开始或高
新高考男生选科技巧建议 学生最应该做的还是打好基础,增加自身竞争力,明确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家庭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最终确定自己到底选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新高考男生选科技巧建议,希望大家喜欢!新高考选科怎么选好“成绩”选科用“学习成绩”选科是最直接、最粗暴的一种方法,比较快捷、比较省事。新高考“3+1+2”选科,一般在高一下学期开始或高
新高考建议怎么选科 2023新高考建议怎么选科 高考成为很多人改变人生轨迹的一场考试,也是社会规范的示范,一个处处讲规范的社会,才会为真才实干大开方便之门,而不是讲人情、讲关系,以及种种靠努力奋斗无法获取的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建议怎么选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如何选科新高考下,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算,而是这科成绩在省内的排名,如果你的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怎么选科 2023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怎么选科 如今的选科,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的目的性,不同的设限专业有各自偏向的学科属性,有的非常明显,有的则较为隐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怎么选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3+1+2“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1”,指在物理
新高考选科最有利的方法 新高考选科最有利的方法(分享) 在整个高中阶段,因为语数英是必考科目,而且科目的分值也是最大的。要想成绩不失利,先得稳住这三科。新高考改革下,语文的`难度和区分度将会加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最有利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如何选科有利“稳”——稳住必选科目语数英是必考科目,而且科目的分值也是最大的。要想成绩不失利,先
2024-01-08 05:56:31
2023-12-20 14:37:54
2024-01-16 02:08:14
2024-01-16 14:46:13
2024-01-05 01:44:16
2023-12-02 00: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