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02:32:48 | 宏博教育网
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招生简章发布
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招生简章最新发布!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招生要注意什么事项?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招生简章,希望大家喜欢!
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浙江省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凡参加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的浙江考生均适用本招生章程。
第三条 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工作严格遵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录取机制,严格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浙江海洋大学;学校代码:10340。
第五条 办学层次和类型:学校是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
第六条 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浙江海洋大学。
第七条 学校地址:新城校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邮编316022;定海校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邮编316000。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 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有关工作,其下设办公室、考务组(含专家委员会)、监察组和保障组,负责实施相关具体工作。
第九条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学生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日常事务;考务组(含专家委员会)挂靠教务处;监察组挂靠监察室;保障组由基建与后勤管理处牵头,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宣传部、保卫处、计划财务处、团委、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等部门参与组成。
第四章 分专业招生计划
第十条 学校计划2023年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125人,具体招生专业、计划及选考科目范围如下表所示:
第五章 报考条件与办法
第十一条 报考基本条件
(一)已经参加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
(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各科目合格(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共10门),综合素质评价均为B等(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为P等)及以上;
(三)符合我校2023年在浙招生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在上述基础上,报考英语(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学(师范)和小学教育(师范)专业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不低于90分;
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水产养殖学专业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不低于80分。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折算标准(下同):A等计15分,B等计10分,C等计6分,D等计1分,E等不计分。
注:1.我校认可往届生相应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针对“技术”科目,对具有新高考改革前“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情况,取其中较高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作为“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计入;对同时具有新高考改革后的“技术”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亦取其中最高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计入。
2.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第以“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下载数据为准,考生须在申请表中如实填写,无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考生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报考,要求如下:
(一)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须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提出申请。每位考生限报1个专业。
(二)网上报名:考生登录浙江海洋大学本科招生,点击“三位一体招生”,进入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仅限电脑登录),根据报名系统提示的报名流程办理报名手续,确认无误后通过报名系统自动生成《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申请表》,下载并打印该申请表。
(三)申请材料上传:考生登录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上传申请材料,上传的申请材料有:
1.《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申请表》(申请表须加盖所在高中学校公章或教务处公章,且考生本人签名)(必传项);
2.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必传项);
3.符合本文“第十四条”所列的5大类奖项或赛事的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如无则不用上传)。
以上所有材料须按要求扫描或拍照后上传到报名系统指定位置,无需邮寄书面材料。上传材料要求清晰可辨,如上传的申请材料不全或上传的申请表未盖章或未按要求上传或图片模糊不清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处理。若考生上传申请材料中的报考专业与报名系统中最后一次提交的报考专业不一致,以报名系统中最后一次提交的报考专业为准。
第十三条 主要时间安排
(一)网上报名和申请材料上传时间:2023年3月1日上午8:30—2023年3月10日下午16:00,考生须在截止时间之前提交报考申请并上传所有申请材料。
(二)书面评审时间:2023年3月13日—2023年3月22日;
(三)书面评审结果查询、网上缴费时间:2023年3月24日—2023年3月31日下午16:00;
(四)综合素质测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报名系统自主打印准考证):2023年4月13日—2023年4月15日;
(五)综合素质测试时间: 2023年4月16日;
(六)入围名单公示:综合素质测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
注:有关综合素质测试安排将提前在浙江海洋大学本科招生网进行公布。
第六章 资格审查、书面评审及缴费
第十四条 资格审查和书面评审:
2023年3月13日—2023年3月22日,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核,并根据书面评审成绩(书面评审成绩为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专业确定获得我校“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资格的考生名单,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最后一名同分考生一并入围。如相应专业报名人数不足招生专业计划数的6倍则全部考生入围综合素质测试环节。
(一)在满足报考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对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在130分及以上的考生直接获得我校“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资格,不占通过书面评审的名额。
(二)在满足报考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对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一定特长(仅限本条所列的5大类奖项或赛事)的考生,经专家委员会认定,按照不超过分专业计划数2倍的比例获得我校“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资格,不占通过书面评审的名额。若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符合非特长生入围标准的,则优先按非特长生入围处理;若分专业认定的特长生人数超过专业计划数的2倍,则根据特长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专业确定名单(最后一名同分考生一并入围)。特长生须符合以下专项条件之一:
1.学科竞赛类: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浙江赛区竞赛(省级联赛)三等奖及以上(不含省级竞赛A组、B组选拔赛获奖或预赛获奖);或高中阶段在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或在浙江省海洋知识创新竞赛(原浙江省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2.科技创新类:高中阶段以第一作者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或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中获全国三等奖及以上。
3.语言文学特长类:高中阶段在全国性作文比赛(包括“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及以上。
4.艺术特长类: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音乐舞蹈类(声乐、器乐、舞蹈)和美术类(书法、绘画、摄影、设计)艺术特长测试并获得A级证书。
5.体育特长类(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网球、羽毛球、田径、游泳、健美操、啦啦操、跆拳道):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或中学阶段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主办的中学生体育赛事中获个人项目前6名(集体项目为前3名)或二等奖及以上;或中学阶段在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中学生体育赛事中获个人项目前8名(集体项目为前6名)或二等奖及以上。
第十五条 考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缴费:
(一)收费标准: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需缴纳报考费后才能参加综合素质测试,收费标准为140元/人。
(二)缴费时间:2023年3月24日—2023年3月31日下午16:00。
(三)缴费方式:考生通过浙江公共支付系统进行自主缴费,缴费途径包括:支付宝(公共支付)或浙江海洋大学学生网上缴费系统,缴费发票(电子)由浙江公共支付平台统一提供,缴费及发票获取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浙江海洋大学本科招生网”另行公告。
(四)缴费成功后因个人原因未参加综合素质测试,报名费不予退还。逾期未缴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测试资格,不能参加综合素质测试。
第七章 综合素质测试
第十六条 综合素质测试总体安排如下:
(一)测试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23年4月16日(星期日)。
2.地点:浙江海洋大学新城校区公共教学楼(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二)测试方式及内容
1.师范类专业:采用分专业结构化面试,测试内容为仪态仪表、口头表达、书写展示等。
2.非师范类专业:采用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专业潜质。
(三)成绩评定:成绩满分为100分。
(四)成绩查询与入围名单公示:我校根据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专业确定入围名单,最终入围考生名单不超过各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若考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相同时,则按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高低排序;若仍相同,则按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A等”个数多少排序;若仍相同,则按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A等加B等”合计个数多少排序。综合素质测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考生通过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成绩和入围公示名单。入围名单在招生网公示后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注:有关综合素质测试安排将提前通过浙江海洋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
第八章 志愿填报与录取
第十七条 考生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填报三位一体志愿;学校在“普通类提前录取”进行三位一体录取工作。
第十八条 志愿填报: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须将“浙江海洋大学”填为第一院校志愿,否则无效。填报专业志愿时,填报的专业志愿须与考生入围专业一致。
第十九条 录取原则与办法:学校按各专业招生计划数1:1分别划定校内投档基准线,录取考生高考总分不得低于第一段分数线。若考生志愿填报人数未到专业计划数的110%(小数点进位处理),则录取人数控制在志愿填报人数的85%以内(小数点舍去处理),未完成计划转入普通高考统招。
第二十条 对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或学业水平测试“A等”个数、“A等加B等” 合计个数多少)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总分、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学业水平测试“A等”个数、学业水平测试“A等加B等”合计个数;若仍相同,按考生位次号先后排序。
综合成绩换算公式:学业水平测试折算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满分100分)×25%+高考总分(折算成满分100分)×60%。
第二十一条 学校“三位一体”招生专业以英语为教学语种;各专业录取男女比例不限;同等对待录取往届生与应届生;报考英语(师范)专业的考生,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且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
第二十二条 学校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并按规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
第九章 收费、奖励与资助
第二十三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年度结算。根据浙价费〔2014〕240号文件规定,就读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浙江省户籍学生免学费。
第二十四条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东海奖学金、王成海奖学金、杨詠曼奖学金、海燕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10余种奖助学金。
第二十五条 学校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开通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第十章 监督机制
第二十六条 学校选拔录取工作严格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接受学校监察室全程监督,同时接受浙江省招生主管部门和社会监督。
第二十七条 考生应本着诚信的原则提供真实准确的报名申请材料,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经查实,按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
(一)提供虚假姓名、年龄、民族、户籍等个人信息,伪造、非法获得证件、成绩证明、荣誉证书等,骗取报名资格、享受优惠政策的;
(二)在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
(三)冒名顶替入学,由他人替考入学或者取得优惠资格的;
(四)其他严重违反高校招生规定的弄虚作假行为。
上述行为在报名阶段发现的,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的,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毕业后发现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学校通过浙江海洋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考务安排、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与录取结果等信息。
第二十九条 联系方式:
第三十条 如遇重大突发情况,学校将视情况保留对综合素质测试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调整的权利。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参照《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由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处负责解释。本章程若有与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浙江海洋大学校区地址及简介
1、浙江海洋大学定海校区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2、浙江海洋大学新城校区
地址:水华路1号
学校现有定海校区和新城校区2个校区,其中,主校区新城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
院系设置
学院一览表 | ||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数理与信息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独立学院) |
浙江海洋大学简介
浙江海洋学院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学校总占地面积1525.63亩,另有海域使用面积720.02亩,校舍建筑面积33.71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02.6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81亿元,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0205人。主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
浙江海洋大学各专业学费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学费 |
浙江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类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类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生物科学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水产养殖学 | 免学费 |
浙江海洋大学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50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水族科学与技术 | 5000 |
浙江海洋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药学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3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9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轮机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交通管理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3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土木工程 | 63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油气储运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海洋油气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安全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机器人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物理学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行政管理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经济学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财务管理 | 55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旅游管理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物流管理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汉语言文学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汉语言文学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历史学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小学教育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英语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英语 | 4800 |
浙江海洋大学 | 商务英语 | 4800 |
作者:
夏文峰(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铁检分院)检察官,第二检察部主任)
张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铁检分院)检察官助理)
来源:《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6卷——上海市法学会海关法研究会文集
内容摘要:走私濒危物种司法实务中的物种种属鉴定及价值核定等问题,关系到对行为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重罪与轻罪的认定。以珍贵、濒危物种理解范围为切入点,在梳理濒危物种司法鉴定现状以及明晰相关法律适用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际,对上述实务困惑作一一分析。
关键词:走私濒危物种 司法鉴定 价值认定
一、关于珍贵、濒危物种范围理解
“珍贵”“濒危”侧重点不同,“珍贵”主要体现价值属性,珍贵物种是指数量稀少且在经济、教育、科研、卫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野生物种。“濒危”侧重自然属性,濒危物种多指由于自身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导致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自然状态。但是,“珍贵”“濒危”物种往往无法做到完全地割裂开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保护的野生动物”作出了“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的规定。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把“保护的野生植物”定义为“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可见,“珍贵”“濒危”在立法上已经形成了互为交织的概念。
《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珍贵动物”和“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作出了几乎一致的规制范围,即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公约》附录一、二的野生动物。鉴于此,笔者认为,本文的“濒危”作扩大解释更为合适,包括“珍贵”“濒危”之意。
二、珍贵濒危物种定性定量的认定
走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案件几乎都涉及涉案物种种属鉴定的事宜。准确、及时地确定物种,不仅关系到对行为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而且关系到办案质效,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物种鉴定机构情况
目前,我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的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经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成立并纳入国家司法鉴定名录的司法鉴定机构,如江西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许可证号360009049)、东北林业大学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许可证号230113001)、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许可证号34440000MD80206951)、云南云林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许可证号530108083)等。宏博教育网
二是未经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但经其他行政机关授权设立于各高校、科研机构院所的检验机构。根据《农业部关于确定野生动物案件中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有关问题的通知》(农渔发〔2002〕2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07号》相关规定,确定了浙江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具有水生野生物种种属鉴定的资质。该类机构虽不具有司法鉴定资质,但根据高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规定,其出具的“动物物种鉴定报告”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其权威性和法律效力低于“司法鉴定意见”,但可以作为一般书证使用。
三是未经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其他检验机构。如地方兽类防治站、植物保护站、纤维检验所、中药材检验所等。由于该类机构没有得到相关主管机关的认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极少有司法机关以该类机构出具的种属认定报告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二)物种属鉴定检验情况及其认定
目前,根据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设置,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7条的规定,陆生野生动植物、水生野生动植物的资源监督保护管理分属林业草原部门以及渔业部门两个不同职能部门管辖,具体分述如下:
由国务院自然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陆生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各级林业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的陆生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经梳理,绝大部分物种司法鉴定机构均为省级司法厅批准的林业司法鉴定机构,主要从事陆生野生动物及植物的司法鉴定。如江西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中心是经江西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林业司法鉴定机构,再如云南云林司法鉴定中心,则是由云南省林学会发起,经云南省司法厅审核批准注册成立林业司法鉴定机构。原国家林业局还就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物种鉴定专门发布了《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2501-2015)。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除司法鉴定机构不能完成外,多数陆生野生动植物的种属鉴定也是以“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据种类来体现的。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业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水生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各级渔业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的水生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正如前文所述,司法鉴定机构多以鉴定陆生动植物种属为主。经核实,除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具备水生和陆生动物物种鉴定资质的机构外,绝大部分水生动植物物种种属的鉴定主要还是由依据《农业部公告第2607号》文中授权的机构进行。该类机构出具有的鉴定报告虽具有法律效力,但因为没有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不属于规范意义上的鉴定意见,没有统一的鉴定程序规则,缺乏相应鉴定活动监督和制约,其鉴定报告的证明力常常遭受质疑。
对此,笔者建议尽快建立具有水生野生动植物种属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针对国务院各职能部门设置导致的林业、农业历来分离管辖的状况,可以借鉴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设立经验,把原本已授权的针对水生野生动植物鉴定科研力量较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纳入司法鉴定体系中来,充分利用优势鉴定资源,把“动物物种鉴定报告”将升级为“司法鉴定意见”,同时加强特别是针对水生野生动植物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系统培训和规范管理、执业,健全该方面的司法鉴定制度和质量体系,不断提升水生野生动植物种属司法鉴定的鉴定能力和公信力。
(三)物种鉴定方法及其认定
目前,野生动物物种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形态鉴定法、显微镜镜检法、理化检验法、等。经对本院承办的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案件梳理,走私对象集中在穿山甲甲片、象牙DNA、犀牛角检测法、海马干、鱼鳔等制品,多以形态鉴定法、理化检验法、DNA检测法等鉴定方法为主。在走私穿山甲甲片案中,采用形态鉴定法:查阅潘清华等主编的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Smith主编的中国兽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穿山甲甲片分类资料。将鉴定材料的特征与上述几本专著中所描述的重要分类特征比对并结合专家们所积累的分类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符合某穿山甲甲片的形态和分类特征相符。在走私犀牛角案中,采用理化检验法、形态鉴定法:(1)灼烧试验:利用酒精灯外焰对剖取的一小部分检材样品进行灼烧,闻是否有蛋白质烧焦的味道,确定是否为动物制品;(2)外观特征观测:观测检材的形状、颜色、光泽、纹理,确定是否为犀牛角。在走私某鱼苗案件中,采用DNA检测法,“从11箱货物分别随机抽取10个样本进行DNA条形码序列检测,经序列比对分析,鉴定物种种名为:欧洲鳗鲡。”
对于常见的濒危物种而言,鉴定方法较为成熟,已在司法鉴定实务界达成共识。且行为人多数情况下亦明知自身携带的物种。所以,对于物种定性上的鉴定几乎不存在争议。但是有时出于对价值认定的需要,需进一步明确数量、区分亲幼体等情况。由于相应的鉴定方式、标准不统一,往往给案件办理带来负面影响:
一是缺少论证过程。在对穿山甲甲片重量折算穿山甲只数认定时,鉴定机构仅作了概括性的表述,“依据鉴定专家所积累的关于黑腹长尾穿山甲体重和甲片比例关系的经验,并参考国外相关资料和国内同类案件的价值计算方法,我们将黑腹长尾穿山甲甲片定为每1千克甲片等于(来自)一只黑腹长尾穿山甲。”但没有对“专家经验”“国外资料”“国内案例”作出进一步说明,使得报告难以令人信服。
二是检测方式存疑。在走私鱼鳔案件中,检验机构通过实验方式来区分非原产于我国的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鱼鳔的亲幼体。检验人员选取了四条石首鱼科的国内鱼类做了一次实验,并根据石首鱼科其他鱼胶产品的鱼类全长与鱼鳔干性制品长度关系的实验,来确定、辨别其来自亲体还是幼体(鱼体全长约为其鱼鳔干性制品长度的3.5倍。对于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而言,其亲体鱼鳔干性制品长度应大于28厘米,而长度小于28厘米的鱼鳔干性制品可被视为来自幼体)。由于该实验方式未经反复论证,导致结论科学性、客观性存疑。
对于上情况,是否予以采纳,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走私穿山甲甲片案中,经核实发现,作出穿山甲只数定量结论的云南云林司法鉴定中心在穿山甲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中心论文《中国穿山甲与爪哇穿山甲甲片异速生长分析及其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通过大量样本统计论证了穿山甲甲片干重与个体数的详细转换标准,并得出转换方式,该方式科学合理客观。对此,笔者认为,该鉴定意见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但也建议司法鉴定机构在出具该鉴定报告的时候,应多些篇幅在具体论证说明上,使鉴定结果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增加鉴定意见的公信力。同时,笔者认为,穿山甲甲片干重推算个体数的转换参数标准尚未统
一,鉴于全世界只有八种穿山甲,可以做一些努力,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借助国外资料、通过行为研究,对比分析各穿山甲甲片推算个体数的转换参数,形成统一标准,以提高司法鉴定实践的效率。当然,穿山甲甲片的价值认定完全可借鉴象牙、犀牛角价值认定的方式,即在无法确定是整只象牙或犀牛角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单位价格的来认定价值,但前提是需要对单价参照标准达成共识。在走私鱼鳔案中,鉴定机构仅选取了四条石首鱼科的国内鱼类做了一次区分亲幼体的实验。从鉴定方法的客观性、科学性、高度盖然性的角度来说,一次实验所得出的判断标准并不严谨,且国内外无任何实验及权威文献作为判断依据,因此,笔者认为该鉴定的程序和依据存疑。基于刑法的谦抑性,不采纳相关鉴定机构有关涉案鱼鳔亲幼体辨别的意见。根据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对涉案鱼膘,全部以幼体进行认定(低价格)。濒危物种的方法鉴定方法多样,鉴定的标准参数不统一或无标可依,严重影响了鉴定意见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极大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影响了司法效率。因此,司法鉴定的技术标准化制度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当然,野生物种丰富繁多,且不说我国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理论上对于列入我国重点动植物保护名录物种的鉴定应该已规制了统一鉴定技术标准,及相应参数标准),列入《公约》附录的野生动植物就已超过35,000种,其中大部分为非原产于我国。限于物种资源、科研、人力、物力等国内外因素,对所有非原产于我国的濒危物种都设立鉴定标准体系不具有可行性,但是对于穿山甲、象牙、犀牛角、海马干等较为常见的濒危物种,还是应该由相关主管部门、专业科研机构和其它鉴定机构进行多级联动,充分合作,加强野生物种的鉴定。
三、濒危物种的价值认定
濒危物种的价值认定,实际上是法律适用的问题,“已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文件承认物种的内在价值”。经对本院承办的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案件梳理,价值认定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非原产我国的《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所列野生动物等级认定的问题
根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的相关规定,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按照所列野生动物基准价值的十倍核算;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按照所列野生动物基准价值的五倍核算。这也导致非原产我国的《公约》附录I、II所列野生动物的国内等级认定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根据《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3款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公安部、海关总署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中涉及的CITES附录Ⅰ和附录Ⅱ所列陆生野生动物制品价值核定问题的通知(林濒发〔2012〕239号)》(以下简称林濒发〔2012〕239号文)规定,我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非原产我国的CITES附录Ⅰ和附录Ⅱ所列陆生野生动物被分别核准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而林濒发〔2012〕239号文中的“已依法”实际上指的是《林业部关于核准部分濒危野生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通知(林护通字〔1993〕48号)》(以下简称林护通字〔1993〕48号文)的规定,即“现决定将《公约》附录一和附录二所列非原产我国的所有野生动物(如犀牛、食蟹猴、袋鼠、鸵鸟、非洲象、斑马等),分别核准为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那么,笔者认为,《公约》附录I所列野生动物应核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公约》附录II所列野生动物应核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但现有争议认为,《公约》附录I、II不应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作一一对应,而是理解为《公约》附录I、附录II物种应核准为国家一级或二级。《公约》中非原产我国陆生野生物种在国内的具体保护级别,应由法律法规作出专门的核准规定,并以2018年10月发布实施的《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9号——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物种核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9号)》(以下简称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9号文)为例说明并非《公约》附录I物种都核准为国家一级,也存在核准为国家二级的情况。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文理解释。林护通字〔1993〕48号文、林濒发〔2012〕239号文中的“国家一级”“国家二级”之间使用的是“顿号”及“和”,而非“或”,且是“分别核准”。那么,应理解为“附录I”与“国家一级”对应;“附录II”与“国家二级”对应。若理解为:《公约》附录I、附录II物种被核准为国家一级或二级。那么,首先,在文字表述上,“一级”与“二级”之间应该使用“或”。其次,该种理解导致:非原产我国的《公约》附录Ⅰ、II物种,在国内保护的级别不明确,不利于司法认定。针对该种理解,一般情况下会有相应地补充规定“委任性规则”,即就尚未明确核准的非原产我国的《公约》附录Ⅰ、附录II物种,通过相应国家机关以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不然,有悖于法律规则的“明确性要求”。目前,林护通字〔1993〕48号、林濒发〔2012〕239号并没有相应的“委任性规则”,说明已明确把《公约》附录Ⅰ物种核准为国家一级,《公约》附录II物种核准为国家二级。
第二,体系解释。因水生物种的特殊性,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9号文是对《公约》附录I水生物种的核准作出的例外规定,但这并不影响非原产我国的《公约》中陆生野生动物的原核准原则。因此,对陆生野生动物而言,《公约》附录Ⅰ物种核准为国家一级,CITES附录II物种核准为国家二级的规定依然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林濒发〔2012〕239号文是对林护通字〔1993〕48号文效力的再次确认,前者主文部分是对《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所列陆生野生动物制品的价值标准进行规定,即在确定了国内级别保护等级之后,非原产我国的野生动物按才按照属、科、目、纲或门顺序参照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的价值标准(基准价值)核定。不然,也就失去了对非原产我国《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物种进行国内保护等级核准的意义。
此外,林濒发〔2012〕239号文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海关等办案单位可以依据上述价值标准,核定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中涉及的CITES附录Ⅰ和附录Ⅱ所列陆生野生动物制品的价值。核定有困难的,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或其指定的鉴定单位应该协助。”在相关案中,具有野生动物鉴定资质的云南云林司法鉴定中心作出了涉案穿山甲甲片的种属属CITES附录Ⅰ,等同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鉴定意见。笔者应该尊重该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
(二)对濒危动物制品的价值数额认定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以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相继修订,濒危动物制品的价值数额认定也将面临一个调整过程,在新的办法尚未出台之际,却对以往的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造成司法实务中估价难题。
1.上位法的失效是否必然导致下位法无效的问题
(1)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认定
目前,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认定主要执行的是农业部《关于确定野生动物案件中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有关问题的通知(农渔发〔2002〕22号)》(以下简称农渔发〔2002〕22号文),但是该文件所依据的财政部《关于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收费标准及其有关事项的通知(计价格〔2000〕393号)》(以下简称计价格〔2000〕393号)已失效。
笔者认为,“农渔发〔2002〕22号文”的上位法“计价格〔2000〕393号文”已失效,但该文主要规定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收费标准具体数额,并不涉及“农渔发〔2002〕22号文”关于“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价值标准按照该种动物资源保护费的相应的等级倍数执行”的规定。因此,农渔发〔2002〕22号文中关于动物资源保护费的相应的等级倍数执行的规定并不因此失效。
计价格〔2000〕393号文及其附件已失效,在《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5号)于2019年10月1日实施前,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收费标准处于空白状态。此阶段,出于打击危害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可以继续沿用计价格〔2000〕393号文的价值标准。司法实践中,亦是如此。在走私鱼鳔、海马干案件中,不论是上海海洋大学作出的价值鉴定书,还是上海市价格认证中心作出的价格认定,都是以〔2000〕393号文的保护费收费标准作出的价值认定,均获得了法院的支持。
(2)犀牛角、象牙等特殊陆生动物制品的价值认定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中涉及犀牛角价值标准的通知》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中涉及走私的象牙及其制品价值标准的通知》是对犀牛角、象牙及其制品的价值认定作的特别规定。该文件所依据的《林业部关于在野生动物案件中如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的通知(林策通字〔1996〕8号)》(以下简称林策通字〔1996〕8号)虽已于2017年11月被废止。但林策通字〔1996〕8号文主要规定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林业局关于犀牛角、象牙及其制品价值认定的特别规定,并不因此而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关于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以下简称评估方法)第5条规定,“野生动物制品的价值,由核算其价值的执法机关或者评估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核算,但不能超过该种野生动物的整体价值。但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野生动物标本和其他特殊野生动物制品的价值核算另有规定的除外。”犀牛角、象牙及其制品依然可以按照特别规定认定价值,不受“不能超过该种野生动物的整体价值”的限制。
以某走私象牙案为例,本案鉴定仅能确认为涉案象牙制品为现生象牙,未能确认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由于不能判定是否为整根象牙制品,以单价为41667元/千克计,涉案象牙制品总重量为3.71千克,象牙制品估值15万余元。
2.司法量刑现状
2017年12月15日国家林业局实施的评估方法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评估作出了新的规定。该文附件中关于“陆生野生动物基准价值标准”明显提高,导致相关濒危动物及其制品价值数额认定远高于该文实施之前。以走私穿山甲甲片为例,经鉴定,涉案穿山甲甲片属《公约》附录I物种。在评估方法实施之前,根据林策通字〔1996〕8号文以及《林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关于发布〈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办法〉的通知(林护字〔1992〕72号)》(以下简称林护字〔1992〕72号文)等规定,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别按照该种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12.5倍执行,穿山甲的资源保护管理费为100元每只,则每只穿山甲价值是1250元;而根据评估方法的规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按照所列野生动物基准价值的十倍核算,而穿山甲所有种的基准价值为8000元每只,则每只穿山甲价值达80000元。那么,行为人只要走私穿山甲12只以上,便可能面临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重刑。相关司法机关认为,新规的执行,导致行为人对走私违法性的严重程度存在错误认识,更倾向于以过去判例为参照,对现案件进行量刑上的平衡。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林护字〔1992〕72号文等规定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是根据该野生动物的资源保护收费标准的一定倍数或比例来确定,即“资源保护费*执行倍数*百分比”的计算方法,该方式确实能迅速地认定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简单高效。但该文制定于经济较为落后的1992年,已然不符合目前多元化的保护措施以及经济发展。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物种资源保护管理费的增减,对认定野生动物价值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这也是评估方法颁布实施的根本原因。2016年12月《公约》把穿山甲全部种从附录II调整到附录I,说明穿山甲全部种濒危程度进一步加重。我国作为《公约》缔约国,更应秉持“条约必须被遵守原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穿山甲保护力度。那么,司法机关更应秉持对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零容忍”,严厉打击犯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上就是走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犯罪的若干实务问题研究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各网友对于浙江海洋大学是几本这个话题的讨论结果。 浙江海洋大学定海校区几本?浙江海洋大学定海校区几本?一本。 首先浙江海洋大学(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简称'浙海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浙江省教育厅与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海洋大学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所谓一本、二本、三本大学就是在一本批次、二本批次、三本批次招生的学校或专业。每个批次都有不同的分数线要求,只有达...
江苏海洋大学是几本江苏海洋大学是二本。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高校、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高校。江苏海洋大学简介学校创建于1985年,原名淮海工学院,1998-2002年期间,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19年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是几本-是985还是211学校?上海海洋大学是几本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学校?上海海洋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是985还是211院校?上海海洋大学是不是野鸡大学?很多同学都很关注这些问题,本文将奉上这些与上海海洋大学相关问题的答案。 一、上海海洋大学是几本?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本大学。根据上海海洋大学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上海海洋大学在四川、安徽、贵州、甘肃、广西、陕西、
大连海洋大学招生简章(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 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一、学校全称:大连海洋大学二、学校地址:渤海校区: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平路288号黄海...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高考指导网专题频道。 大连海洋大学招生宣传片 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 一、学校全称:大连海洋大学二、学校地址:渤海校区: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平路288号黄海校区:大连市
2023年广东海洋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3年广东海洋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广东海洋大学目前已经成为一所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广东海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年广东海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
连云港中国海洋大学是几本(连云港中国海洋大学是几本院校) 问:我是高中应届毕业生,想咨询一下是中国海洋大学是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答: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本学校。中国海洋大学基础信息中文名:中国海洋大学英文名:OceanUniversityof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创办时间:1924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属性:985工程211工程111计划2011计划北极大学
2021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招生简章单招可谓是统招的捷径,入校后和统招生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入学的时间和途径不一样,而且单招考试要比统考容易很多。小编整理了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单招简章,来看一下!2021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招生简章第一章总则为保证我校2021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几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几本高考填报志愿时,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几本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院校名称最高分批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596二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601二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607二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589二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596二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616二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620
浙江大学医学院是几本-是985还是211学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是几本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学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是985还是211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是不是野鸡大学?很多同学都很关注这些问题,本文将奉上这些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相关问题的答案。 一、浙江大学医学院是几本?浙江大学医学院是一本大学。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广西、四川、内蒙古
2023-11-04 18:12:03
2023-10-29 14:33:47
2023-03-26 18:16:57
2023-11-21 01:25:05
2023-11-07 05:37:25
2023-11-20 02: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