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地质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3-07-13 18:21:01 | 宏博教育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高考填报志愿时,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以及就业前景怎么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整理的地质工程专业简介、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信息,供大家参考。
1、地质工程专业简介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解决常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及资源地质勘查的基本能力,能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源勘查与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查与评价、资源地质、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2、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环保、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环保
2建筑/建材/工程
3房地产
4新能源
5计算机软件
6其他行业
7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8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测量工程师、项目总经理、项目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测量工程师
2项目总经理
3项目经理
4土壤修复工程师
5环评工程师
6售前工程师
7地质工程师
8解决方案经理
工作城市:
毕业后,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北京
2广州
3武汉
4深圳
5上海
6杭州
7成都
8南京
3、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目前的经济建设项目很多,发展的速度很快,为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就业环境,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仍然非常好,具有比较强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形成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随着中国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和城市建设的规模化,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的人才将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地矿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在未来的10年内将会大幅度地增加。
同时,近年铁路建设走势增强,人才需求形势看好。各勘查院对人才的需求稳中略有走强趋势,其他行业对工程地质人才的需求减弱,而对岩土钻凿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水电行业历来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大户,也是未来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质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地矿类,其中地矿类共9个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在地矿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62位。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

大学排名大学专业地质业大全国排名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工程专业专业大学排名专业大学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

想要报考地质工程专业的考生肯定非常关注地质工程专业开设的大学排名,本文 带你一起了解关于全国地质工程大学排名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地质工程全国大学排名情况。

一、地质工程专业具体介绍

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前十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

2、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四川2020计划”,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2020年,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3、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入选“2020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

4、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座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宏博教育网

5、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20计划”重点建设的学府,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

6、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20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7、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简称“矿大”,坐落于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平台”、“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校,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同时也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高校。

8、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简称“中南(CSU)“,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湖南省副部级大学。中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也是111计划、2020计划,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入选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是一所以工科和医学为特长,涵盖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辐射军事学的综合研究型大学。

9、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坐落于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水利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全国硕士学位授予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考资格的高校和承担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

10、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为河南省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河南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最早在中国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

三、地质工程专业全国大学排名一览表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星级 湖北 1
2 成都理工大学 7星级 四川 1
3 长安大学 6星级 陕西 1
3 吉林大学 6星级 吉林 1
5 南京大学 6星级 江苏 1
5 中国矿业大学 6星级 江苏 1
7 中南大学 5星级 湖南 1
8 西南交通大学 5星级 四川 2
8 同济大学 5星级 上海 1
8 山东科技大学 5星级 山东 1
8 西安科技大学 5星级 陕西 2
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5星级 河南 1
8 重庆大学 5星级 重庆 1
1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星级 北京 1
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星级 北京 1
14 昆明理工大学 4星级 云南 1
17 防灾科技学院 4星级 河北 1
17 西南科技大学 4星级 四川 3
17 河南理工大学 4星级 河南 2
17 安徽理工大学 4星级 安徽 1
17 西安石油大学 4星级 陕西 3
17 桂林理工大学 4星级 广西 1
17 河北地质大学 4星级 河北 1
17 内蒙古科技大学 4星级 内蒙古 1
17 江西理工大学 4星级 江西 1
17 兰州大学 4星级 甘肃 1
17 黑龙江科技大学 4星级 黑龙江 1
28 宿州学院 3星级 安徽 2
28 重庆交通大学 3星级 重庆 2
28 中山大学 3星级 广东 1
28 河海大学 3星级 江苏 3
28 新疆大学 3星级 新疆 1
33 华北科技学院 3星级 河北 3
33 安徽建筑大学 3星级 安徽 3
33 三峡大学 3星级 湖北 2
33 龙岩学院 3星级 福建 1
33 太原理工大学 3星级 山西 1
3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3星级 辽宁 1

与“地质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相关推荐
环境地质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环境地质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及就业方向(2017最新版) 高考结束后就是填报志愿的时间了,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不是很了解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具体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对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和家长。环境地质工程专业介绍培养目标:能从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水文地质勘查和管理等岗位需要的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

2023-07-16 21:51:28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3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及方向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查、土木工程制图等等。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是典型的野外作业专业,毕业后如果想继续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要长年在野外跑,跑戈壁斗严寒。2023工程地质勘查专业课程有哪些工程地质勘查专业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

2023-07-12 02:41:12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大学排名专科学校排行榜 高考填报志愿时,全国各地水文工程地质专业院校的安排是很多学生及其家长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专门研究快递运营管理方式的大学排名。我们来看看吧!中国水文工程地质专业院校排名根据全国高校竞争力排名榜,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校、四川水利岗位技术学院、重庆工程项目岗位技术学院位列水文工程地质类高校前三名。专业排行高等院校名字水准级别院校数1江西应用技

2023-07-12 09:35:41
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3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及方向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学测绘基础、测绘CAD、工程制图与识图、测绘程序设计、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摄影测量与遥感等课程。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大地测量工程技术人员、地质测绘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测量工程技术人员、不动产测绘员等职业,测绘工程项目施测、数据处理、图件制作、运维管理等技术领域。2023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测绘与

2023-07-15 18:00:42
地质学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地质学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地质学专业前景如何? 我比较客观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地质学。 地质学专业他是地质学类的4个专业的其中一个。其他还有地质学(专业编码070901)、地球化学(专业编码07090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070903T)、古生物学(070904T)。全国一共有9所大学按大类招生。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详细说一下你所说的地质专业。

2023-07-12 14:03:08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月薪大概多少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平均工资¥15.0K/月,最多人拿20K-30K,毕业后,学生可到各级政府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从事质量策划、质量设计、质量改进、质量检验、质量数据统计分析、质量监督管理等工作。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很不错。1.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业率高量管理工程专

2023-07-14 19:38:03
矿山地质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矿山地质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3矿山地质专业大学排名就业前景怎么样2023全国矿山地质专业大学排名靠前的有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潞安职业技术学院、烟台黄金职业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等。2023矿山地质专业大学排名全国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矿山地质专业全国排名第一位;潞安职业技术学院矿山地质专业全国排名第二位;烟台黄金职业学院矿山地质专业全国排名第三位;排名高校名称等级学校数1山西工程职业学院5★72潞安职业技术学院4★73烟台

2023-07-12 08:38:11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3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最好高校排名名单汇总2023全国(研究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第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可以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轻工、化工、生物工程、食品、制药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2023全国(研究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全国排名学

2023-07-12 10: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