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高考志愿网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址

2023-08-24 16:41:30 | 宏博教育网

大家平时对高考志愿都十分关注,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志愿网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址,下面就随宏博教育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考志愿网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址

高考志愿填报后如何查询状态

1、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当高考志愿投档结束后,省考院网站会公布当年的投档数据。考生与家长可以第一时间查看自己进档的学校。

2、投档院校的本科招生网

在大学投档成功之后,由大学招生办开始具体专业的录取。因此录取结果一般会比投档结果晚一天。考生与家长可以在已投档大学的本科招生网查看具体录取到哪个专业。

3、官方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在投档录取的过程中,考生的志愿填报系统也会显示考生档案的状态。例如:投档中、已投档、已录取以及具体录取的专业等。如果不是很着急,大家可以等待志愿填报系统中最终审核后的高考志愿录取结果。

高考志愿填报后注意事项

第一、再次核对个人填报信息

填报志愿结束后,可以在退出系统10来分钟后再次登录,检查一遍,毕竟全国高考人数这么多,系统又处于高峰期,还是得多留个心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要再次登录确认是否填报成功。

在这里还要特别注意,志愿填报密码要保密,别人问你也不能告诉他们,如果电脑弹出来是否保存密码,要点不保存,每年都会有恶意修改别人高考志愿的事件发生,咱们不得不防。

第二、时刻保持手机畅通。

志愿填报完毕,院校就有可能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考生录取状态,特别是遇到专业需要调剂等特殊情况时,院校会拨打电话沟通,如果你的手机关机、停机或外出旅游联系不上,这就耽误了整个录取流程,甚至有退档的风险。不管是在学生时期还是在工作以后,电话联系不上的人,都是很让人反感的,切记。

高考志愿网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址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址

高考志愿填报在每个省的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每年报考指南上会有该省的教育考试院网址。 宏博教育网

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校录取,更为重要的是:填志愿时选择专业、学校内在地规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路线及发展状态。

通常所说的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随着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体制改革,考生的志愿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其所报志愿已成为普通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要深入了解这学校的办学实力、特色,国内国际影响、招生章程等。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学科专业设置、录取政策、招不招非第一志愿考生、招收计划数、分数级差是多少等。

有些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进一步咨询,上大学网发布的《百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中揭露了100家虚假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网站的域名后缀一般都为“e d u.c n”。

虚假大学院校名称上与知名高校极为相似,均无办学和招生资质,利用互联网诱骗落榜考生报名,以诈骗高昂学费。腾讯电脑管家近期对虚假办学类钓鱼网站拦截量大幅增长,需提高防范意识。

高考志愿网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址

网上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网上如何填报高考志愿介绍如下:

1、登录网站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

2、输入用户名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3、填写基本信息并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应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填写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

4、填报志愿

进去页面之后点击“填报志愿”,按自己的成绩选择不同的批次,进行填写。填写后最好再核对一遍,这一步尤为重要。

5、保存志愿

在填完信息后,一定要记得保存志愿,只有点击“保存”,才会存到网报系统中,没保存就相当于没有填。

6、复查志愿

在填写保存之后,可以点击“查询志愿”来查看报考的学校,大家可以随时注意自己排名的情况,以防滑档。

拓展资料: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

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

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高考志愿资讯,敬请关注宏博教育网!
与“高考志愿网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址”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网址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网址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报?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报?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高考志愿填报网站入口: 1.中国教育在线: 2.学信网: 3.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4.智高考: 5.一分一段线查询: 6.高考报名系统: 7.高考志愿填报助手: 8.高考志愿填报网: 9.高考志愿填报网上辅导: 10.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后的注意事项: 一、核对个人信息并且保存密码 志愿填报是一

2023-08-25 12:59:27
四川高考填报志愿网址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四川高考填报志愿网址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高考志愿在各省的招生考试网/教育考试院填报。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教育考试院网站,但可能叫法不同,这类网站都是各地考试院直属的官方平台,承载着高考报名、高考查分、志愿填报、录取查询等重要功能。 教育考试院官网能查询到往年学校提档线和一分一段表,而这些都是志愿填报过程中很重要的参考数据。 高考志愿填报其实也是信息获取的竞争,谁掌握的完整的志愿填报信息,谁就更可能做出更

2023-08-27 02:58:57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网址 四川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网址 四川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

2022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网址 如果说高考是人生中尤为重要的一场考试,那么填报志愿,则是决定这场考试最终成败的关键一搏。在进入理想的大学院校深造之前,考生们还面临着重要的一关,那就是填报志愿。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2022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网址及方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2022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

2023-08-26 20:11:02
广东高考填报志愿网址 广东省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
广东高考填报志愿网址 广东省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

广东省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根据广东省教育局发布的信息,2023年广东省填报高考志愿入口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开通,考生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即可进行志愿填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广东省填报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 广东省高考志愿填报网址是 复制链接后在浏览器进行网址搜

2023-08-27 10:20:32
高考志愿网报系统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站填?
高考志愿网报系统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站填?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站填? 填志愿可以在本省考试院官网、各大学官网、阳光高考网。 填报志愿的网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流程是首先需要注册并登录系统,填写个人基本资料和志愿信息。 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心仪的专业和学校,并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填完后可以进行预览和修改,确认无误后提交即可。 扩展知识: 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023-08-27 11:54:50
高考报志愿网站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报?
高考报志愿网站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站 本省考试院官网。 高考志愿填报在每个省的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每年报考指南上会有该省的教育考试院网址。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校录取,更为重要的是:填志愿时选择专业、学校内在地规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路线及发展状态。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报?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高考志愿填报网站入口: 1.中国教育在线: 2.学信网: 3

2023-08-25 20:24:54
高考志愿在哪儿填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高考志愿在哪儿填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高考志愿填报在哪个网站填? 填志愿可以在本省考试院官网、各大学官网、阳光高考网。 填报志愿的网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流程是首先需要注册并登录系统,填写个人基本资料和志愿信息。 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心仪的专业和学校,并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填完后可以进行预览和修改,确认无误后提交即可。 扩展知识: 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023-08-27 08:27:40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在哪里填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在哪里填

高考填报志愿的网址是什么啊? 填报志愿的网址:考生在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志愿。可百度搜索所在地的教育考试院,首页就会有填报通道。 考生的个人初始密码为高考报名系统登录密码。如遗忘个人初始密码,可在首页点击“忘记密码”通过绑定电话接收验证码的方式在网站上进行更改; 如未绑定电话的,考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带户口本)或报名地招生办要求的证明材料到报名地招生办办理。

2023-08-29 18: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