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院校排名比较关注的小伙伴们一定非常关心第二梯队口腔医学院校排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和牡丹江医学院哪个更好?,今天宏博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医学部所辖
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口腔医学院、
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HOPE
护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8个学院和动物实验中心、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医学病毒学研究所3个研究机构,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等3所附属医院和33所教学医院,设有
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口腔学五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口腔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
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
预防医学等专业。设有藏书60多万册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学部简介学院历史 武汉大学医学部是武汉大学六大学部之一,在2000年8月由原湖北医科大学和旧武汉大学的药学院合并而成。师资力量 医学部有一支教学医疗、科研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教授368人,副教授819人。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口腔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耳鼻喉学、卫生学等),博士后流动站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博士生导师85人,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病毒学和口腔
生物医学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和口腔基础医学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并涌现了桂希恩、黄从新、刘君炎、樊明文、蒋明森等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目前,在部博士研究生近600人,硕士研究生1400多人,本科生(含七年制长学制、八年制本硕博连读)2700多人。医学部从1986年起培养了来自亚、非、拉美等5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现在读留学生近240人。金风玉露滋养盈枝硕果,武汉大学医学部建部63年来,为国家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25000多人。学术交流 武汉大学医学部积极实施开放性办学的战略,与美国耶鲁大学、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基金会)、比利时根特大学、芬兰瓦沙综合科技大学、日本福岛医科大学、法国南锡大学等20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院校、国际组织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关系。医学院聘请了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蒂契克博士、耶鲁大学医学院熊菊贞博士、日本
东北大学医学部毛利平博士等4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目前,武汉大学医学部已开设与法国南锡大学联合培养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班,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基金会)建立一所国际水平的HOPE护理学院。科研成果 近5年来,医学部已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近3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0年)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2003年)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1999年)2项。学部公开编辑出版的医学刊物有《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微循环学杂志》、《医学新知杂志》、《数理医药学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87年加名为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口腔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全国百佳医院。三所医院既承担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又是湖北省的医疗中心。 目前,医学部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动物实验中心和A3实验室、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历史沿革 1906年,张之洞在武昌昙华林左卫城隍庙创办湖北陆军军医学堂,1909年停办。又于1913年复建湖北医学专门学校,后再次因故停办。 1921年,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毕业生陈雨苍从德国学成归来,奏准北京教育部,获部分庚子赔款设立湖北医学专门学校。 1923年,学校更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另一说为1924年),并建立实习医院。 1924年秋,私立中医专门学校并入。 1926年冬,并入国立武昌
中山大学。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组建后因经费问题停办医科,师生分别转入国立
同济大学及国立中山大学医科。在原址两湖书院,以实习医院为基础,扩充后成立湖北省立医院。 1938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因日军轰炸,医院迁往恩施。 1939年9月,创建附属护士学校。 1943年5月14日,在医院院长杨光第协助下,湖北医学院正式宣告成立,将医院设为其教学医院。筹备处主任朱裕璧出任首任院长。 1945年11月,医院迁回武汉,更名为省立武昌医院。 1946年2月,湖北省立医学院迁至两湖书院原址办学。 1949年11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湖北省立武昌医院、湖北省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北省立传染病院、武昌妇孺医院、省立结核病院五院合并成立湖北省立人民医院。1953年更名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于1987年9月增加“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 1949年11月,湖北省立医学院更名湖北省医学院。 1953年,学校由教育部主管改为卫生部主管。同年9月12日,更名湖北医学院。湖北公医专科学校专修科并入。 1954年7月,学校从两湖书院旧址迁至武昌千家街。 1955年,中南干部疗养院移交湖北医学院,并经国家高教部定名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957年8月,学校又迁至武昌马王店、高家湾一带(现址)。 1960年,在卫生部和四川医学院(后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的帮助下,学校建立口腔医学系,并于同年进行首次招生。作为学校口腔医学系的创始人,原四川医学院口腔系主任夏良才教授任系主任。 1961年,中医系并入
湖北中医学院。 1962年,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在武昌大东门成立并开诊,1980年迁至武昌广埠屯(现址)。 1993年1月,学校更名为湖北医科大学(校名于1996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同年,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被卫生部评定为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2000年8月2日,学校与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并成为新成立的武汉大学医学部的主体。附属第一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并继续保留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附属第二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并继续保留湖北省口腔医院名称。 2001年1月,武汉大学推出学科重组方案,将原有的49个学院和直属系,调整为28个学院,分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部、信息科学和医学6个学部。采取院系为实体、学部为虚体的管理模式。 2005年9月20日,为了促进学校在医学领域的各个学院、研究所和附属医院之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学校在医学领域的更快发展,武汉大学借鉴海内外部分著名医学名校经验,进一步加大对医学领域的支持力度,将医学部实体化,下辖8个学院和3个研究所,有3所附属医院。学科专业 目前,武汉大学医学部有8个本科专业面向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海外华侨招生。武汉大学医学部有3个一级学科和43个二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个一级学科和21个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2个):微生物学,口腔基础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个):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1个):生理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法医学,
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中药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43个):生理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
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急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
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药剂学,
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中药学。 本科专业(8个):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检验(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口腔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口腔医学(五年制),护理学(四年制),药学(四年制)。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基础医学院下设八个学系,分别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免疫学系、病原生物学系、药理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理学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医学遗传学系。另设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基础医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84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人员60多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1人,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目前本院承担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四个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士连读生,成人教育专升本学生,以及硕士生、博士生的医学基础课教学任务和本科生的管理任务。全院现有博士学位授予点一个(病原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七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其中省级优质课程二个(人体解剖学、药理学),武汉大学名牌课程一个(病理生理学)。还拥有全国一流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和十个省级本科教学合格实验室,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临床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本院已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 学院承担着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50余项,包括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攻关项目,近十年来,鉴定科研究成果60余项,其中20项达国际先进水平,40余项分获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994年被评为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近年来,学院瞄准国际医学院发展新目标,积极研究和应用当代先进医学教学、科研手段,为培养国际一流的医学生而努力奋斗。

的医科大学有哪些,黑龙江所有的医科大学名单排名
一、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创建于1926年,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院校。
截至2013年底,学校在籍学生为1625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761人、硕士生4092人,普通
教育学生为7163人,留学生为223人。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卫生部重点专业学科33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群)21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药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理学、遗传学、法医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药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8]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9]
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外科学(普外)
省级重点学科:医学遗传学、生理学、人体解剖与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
学、药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心血管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
外)、神经病学、妇产科学、眼科学、外科学(胸心外)、麻醉学、肿瘤学(腹部外科)、
截至2013年,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组织学
俄语胚胎学、卫生
法学、内科学、危重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神经病学、外科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药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眼科学、基础化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区护理学、生理学、
医学影像学、职业道德(医学
伦理学)、护理学基础、医学免疫学,、护理人际沟通、医学
心理学、内科护理学
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原佳木斯医学院)
佳木斯大学,坐落于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的源头是建于1947年的合江军区卫生干部学校;1995年6月,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佳木斯大学,次年开始运作。
截
止2013年底,佳木斯大学占地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和69个研究所(室)。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
医学、
经济学、教育学、法学、
历史学、管理学、
农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509人,研究生1340人,继续教育生13800
人;固定资产总值13.3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7亿元,图书馆藏书245.1万册。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高职高专教学示范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制药工程、口腔医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11个):药学、
物理学、
日语、财务
会计、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金属材料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校级重点专业(14个):
康复治疗学、
学前教育、医学检验、
交通运输、
汉语言文学、俄语、
会计学、
体育教育、
生物科学、
土木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包装工程
国家高职高专教学示范试点专业(1个):
物业管理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14门):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日语视听说、焊接冶金学、医学细胞生物学、铸造工艺学、口腔内科学、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排球、作业治疗学、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化大学
英语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
教学成果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
三、
齐齐哈尔医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学院始建于1946年,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截至2014年9月,该校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该校设有21个教学机构,本科专业19个。有教职工4923人,普教、成教、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18700人
截至2014年9月,该校本科专业涵盖了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等5个学科门类。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医药科学研究所
省级重点学科(2):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市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3):
应用心理学、护理学、血液科学
院级重点学科(20):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营养与食品卫生
学、免疫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应用心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神经内科学、妇产科学、血液内科学、骨外科学、呼吸内科学、消化内科学、心胸血管外科
学、普外科学、护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
院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耳鼻咽喉科学、心血管内科学、骨外科学、心血管内科学、骨外科学、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精神医学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精神医学、药学、预防医学
省级精品课程:病理学、医学心理学、局部解剖学、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药理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学实验中心、药学实验中心
省级教学团队:精神医学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应用型病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四、
牡丹江医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牡医”,创建于1958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医药院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高校。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2013年,学院占地面积72.5万平方
米,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300多种。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0114人。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 。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黑龙江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
黑龙江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
黑龙江省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类特色建设专业:医学影像学
省级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
省级重点专业: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建设项目:医学影像学医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省级精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影像设备学、诊断学
五、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始建于1954年,学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
2004年获得全国首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
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晋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3184人(校本部11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887名,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375人。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2.27亿元,学校图书馆藏书278万册。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药效物质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药质量分析研究室、中药现代给药系统研究室、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本理论研究所、中医工程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所、针灸研究所、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室、中药质量分析研究室、中药现代给药系统研究室、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中医临床实践技能实训中心:临床检体诊断实训室、
针灸推拿学实训室、护理学实训室
国家重点学科:
中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学科、中医妇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培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金匮要略学科、中医史学学科、方剂学学科、中医心病学学科、中医血液病学学科、中医老年病学学
科、中医内分泌病学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皮肤病学学科、中医眼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
中医康复学学科、针灸学学科、推拿学学科、中药鉴定学
学科、中医康复学学科、临床中药学学科、中药炮制学科学、中医预防医学学科(培育)、中医药工程学学科(培育)

齐齐哈尔医学院和牡丹江医学院哪个更好?
齐齐哈尔医学院
比较好。
1、建校历史
牡丹江医学院
是黑龙江省属
普通本科
医药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中国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5年在教育部
临床医学专业
认证中获得了6年有效期。
学校创建于1958年,历经了牡丹江医学院(1958—1962年)、牡丹江卫生学校(1962—1978年)、牡丹江
医学专科学校
(1978—1986年)、牡丹江医学院(1986年—)等历史时期,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1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亿元,资产总值8亿元,馆藏文献150万册;共有教职工2460人,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
、本科生10625人;开设10个学院、20个
本科专业
,拥有学术学位
一级学科
硕士点4个。
齐齐哈尔医学院位于闻名世界的
丹顶鹤
的故乡
齐齐哈尔市
,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首批“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高校。
齐齐哈尔医学院创建于1946年,最初为“黑龙江军区军医学校”。历经“黑龙江省卫生学校”“黑龙江省医士学校”“齐齐哈尔医士学校”及“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等主要发展阶段,1986年升格为“齐齐哈尔医学院”。
截至2017年1月,该校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设有24个教学及教辅机构,本科专业20个;有教职工5570人,共有普教、成教、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16703人。
2、排名对比
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进行比较,哈尔医学院医学类专业也排在C类,最后排名的是牡丹江医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医学类专业也排在C类,包括7个专业类,13个本科专业。牡丹江医学院的医学类专业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类的255所大学里排在D+位置。
3、专业对比
齐齐哈尔医学院的精神医学在全国排在第2名;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
医学检验技术
,护理学等专业实力比较强大。
宏博教育网
牡丹江医学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比较好,其次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齐齐哈尔医学院
百度百科—牡丹江医学院
以上就是宏博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院校排名资讯敬请关注宏博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