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10:46:10 | 宏博教育网
高考分数赋分是根据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
其实“赋分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不分文理”的特点,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采用赋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属于必考科目,不在赋分的范围之内,而物理和历史则采用的是二选一,剩下的四门科目中,同学们将进行“四选二”,因此在高考中,学生选择的4门科目中,进行赋分。
与此同时,赋分制并不是单纯地对卷面成绩进行赋分,而是结合卷面成绩和单科成绩排名进行赋分。当取消了文理分科之后,赋分制的最大优势在于平衡了政治、生物、化学和地理这四门科目之前存在的难度差异。
除此之外,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赋分之后,他们每科成绩原本的排位并不会改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当然,无论赋分制怎样公平,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缺陷”。
赋分制对考生的影响:
1、学霸越集中的学科,普通学生成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在一所学校中,选择物理学科的学生很多,并且选择传统“理综”的人数也很多,那会出现一个问题,学霸之间的竞争会被赋分制拉开差距。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大家的物理分数相差无几,可能差1-2分,但这只是原始分数,但赋分之后,可能差距就会很大。然而这只是学霸之间的差距,那普通学生呢,赋分之后,很容易成为“炮灰”,分数会显得很低。
由此可见,在受欢迎的学科中,只有“顶级学霸”才能凸显其分数,其他人很难脱颖而出。并且试题越简单,赋分之后的差距就会越大。
2、试卷难度越大,学校之间的差距就会越大,名校会占据更多优势。
如果在高考当中,某一选科科目的难度增加,那从整体优势来看,名校学生会占到更多的优势。并且试题难度越大,他们所突显出来的成绩就会越明显,对于一些中等偏下的学校而言,可能就会落后得比较明显。
由此可见,高中生在选科时,不要盲目地选择“数理化”,因为在新高考的赋分制度下,普通学生并不占优势,想要在高考中脱颖而出,选科方面,家长和学生别忽略。
高中赋分成绩的算法如下:
1、等级划分: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将每个科目的成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些等级通常分为ABCDE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范围。例如,A级可能对应80-100分,B级可能对应70-79分,C级可能对应60-69分,以此类推。
2、赋分公式:在确定了每个等级的分数范围后,我们需要一个公式来将学生的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这个公式通常是一个线性函数,例如:等级分=a*原始分+b,其中a和b是常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比例平衡:为了确保不同科目之间的分数具有可比性,需要确保各个科目的等级分之间有一个平衡的比例关系。这通常是通过调整等级分的范围来实现的。例如,如果某个科目难度较大,可以扩大A级分数范围的上限,以使这个科目的A级分数与其他科目保持一致。
高中赋分注意事项:
1、公平公正:赋分制度是为了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必须制定严谨的规则和标准,确保每个学生的利益得到保障。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人情分、舞弊分等不公正现象,维护评价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科学合理:赋分制度的规则和标准要科学合理,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等级划分、赋分公式和比例平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避免出现分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3、透明公开:赋分制度的实施过程要透明公开,让学生和家长了解评价的标准和流程,增强评价的公信力。学校应该及时公布赋分成绩,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状况,同时也要提供成绩申诉等渠道,保障学生的权益。
4、全面发展:赋分制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等现象。同时,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宏博教育网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举个例子,某次考试: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扩展资料:
赋分制的优点:
1、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而之前 文理分科 时,则方便很多。另外,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2、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光明日报:打破单一总分录取的高招模式
以上就是宏博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分数赋分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赋分 高考赋分制指的是新高考中的等级赋分制,是针对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科目进行的一项等积性考试,采用等级赋分制度,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最终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也就是说,和普通高考相比,赋分制重在“等级”,这里的“赋分”就是根据排名等级一个一个分配下来,而传统的高考就是你考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高考赋分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考生各科成绩,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 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
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赋分 高考赋分制指的是新高考中的等级赋分制,是针对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科目进行的一项等积性考试,采用等级赋分制度,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最终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也就是说,和普通高考相比,赋分制重在“等级”,这里的“赋分”就是根据排名等级一个一个分配下来,而传统的高考就是你考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2024年高考政策 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 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 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3、
2024年高考政策 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 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 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3、
安徽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是从2021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21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实行,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总分为750分。 一、改革目标 2021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改革考试科目设置
高考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高考控制线又叫高考录取分数线,也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一般来讲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专科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 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
高考报志愿线差是什么意思 高考报志愿线差是指招生院校的实际录取分数与省控分数线之差。 由于每年高考试题难易度不同,考生人数不同,招生计划不同,每年的省控分数线有所不同,各招生院校的实际录取分数线也不同。为了便于科学比较分析,故引入这一概念。高校录取线差=高校录取分数-省控分数线(录取最低线差=录取投档线-省控分数线;录取平均线差=录取平均分-省控分数线;录取最高线差=录取最高分-省控
2023-10-29 14:33:47
2023-11-04 18:12:03
2023-10-06 22:08:20
2023-11-19 10:15:45
2023-10-30 06:12:20
2023-09-20 09: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