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09:09:16 | 宏博教育网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排列组合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70分左右。 宏博教育网
A版主要是针对的基础问题,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讲解,附带历年主要是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进行讲解。
B版主要是习题,不过也是习题,但大部分都是高考题,高考题可都是优中选优的题目。
B版是针对高考的统合起来的复习题,适合高三冲刺训练的。
考试注意
1、遇到“记忆堵塞”要保持冷静,然后试着回忆,真的想不起来的放在一边,可以在其他问题中找到灵感。一般政治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多项选择题中找到。
2、注意睡眠,调整 生物钟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频繁的深夜脱发也会削弱你的记忆力。在高考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给自己一个充分和自信的心态来迎接考试。
五三ab版本的区别如下:
①上市时间
A版:出版于当年高考之前,于每年2月左右上市。
B版:出版于当年高考之后,于每年6月中旬上市。
②内容侧重点
A版:内容包括最新的模拟试题,注重基础,讲解较多,用来应考当年的高考。
B版:内容包含当年的高考试题和最新的模拟试题,注重提升,用来应考来年的高考。
③适用对象不同
A版:适合高三学生一轮复习或者高二学生提前复习使用。
B版:适合高三学生一、二轮复习使用。
扩展资料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的影响与作用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徐克兴如此评价:5·3实为高考科学备考领军之作,集学考之精粹,成名世之奇书,有助于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乔家瑞如此评价:谁选用了5·3,谁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复习道路;谁选用了5·3,谁就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谁选用了5·3,谁就会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科学备考=1本学生用书+1本学生用书答案全解全析+1本全自动化教师用书(配光盘)
各科配与学生用书页码一致的教师用书(不含 文综 、理综)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以上,就是宏博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做完五三a版能考多少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完一本数学五三B版最多能多少分? 有个段子说,如果世界还剩8年时间,你会怎么渡过? 有人回复说: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数学53B版是一本综合性比较强也比较难的书,比较适合基础好点的学生拔高用,我的辅导用书就是53B版,如果你能做完这本书、并理解透了,奔着满分去吧,最多150分。 五三a版b版有什么区别? 五三a版b版的区别有: 1、侧重点不同 五三a版主要是针对的基础问题
五三a版b版有什么区别? 五三a版b版区别如下: a版:于每年2月上市,内容包括最新的模拟试题,注重基础,讲解较多,用来应考当年的高考,适合高三学生一轮复习或者高二学生提前复习使用。 b版:于每年6月中旬上市,内容包含当年的高考试题和最新的模拟试题,注重提升,用来应考来年的高考,适合高三学生一、二轮复习使用。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评价: 1.5·3实为高考科学备考领军之作,集
为什么五三a版没有2022 五三a版有2022版本的。 可以在当地的新华书店买,或者在网上买。 A版每年2月出版上市,包含当年最新模拟试题,但不含当年高考试题;而B版每年6月中旬上市,包含当年最新的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 难度上A版更侧重基础,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讲解,附带历年主要是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讲解;B版更侧重提升,主要是习题,不过也是习题,但大部分都是高考题,高考
五三a版和b版有什么不一样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a版b版区别是:知识面不同、题目的侧重点不同、出版上市的时间不同。 1、知识面不同:B版里面包含了当年的高考试题以及答案解析而A版没有最新高考题。 2、题目的侧重点不同:A版是基础题,起到巩固基础,扎实知识点的作用;B版是提升题,有历年的高考精华题目,有提升的作用。 3、出版上市的时间不同:A版一般是每年的二月份左右出版,是为了应
全品学练考好还是五三好 高中全品学练考好还是五三好?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那吧! 全品学练考好吗 全品学练考出版于2010年,仅仅三年的时间,已经打破记录,发行全省,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还有更精彩的题型,这本书有(新思维)(作业手册)(听课手册)三种方式供读者使用,是中学生复习不错的选择。 五三练习册好吗 这要看你平时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掌握的比较好,可以买五三练习册
五三高考A版和B版的区别是什么? 五三高考A版和B版的区别: 1、出版时间不同,A版每年2月出版上市,包含当年最新模拟试题,但不含当年高考试题;而B版每年6月中旬上市,包含当年最新的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 2、侧重点不同,难度上A版更侧重基础,B版更侧重提升。A版以基础问题为主,结合课后习题进行专项训练。B版以高考题为主,对于历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系统练习。 3、适用人群不同,A版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a版b版有什么区别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a版b版区别是:知识面不同、题目的侧重点不同、出版上市的时间不同。 1、知识面不同:B版里面包含了当年的高考试题以及答案解析而A版没有最新高考题。 2、题目的侧重点不同:A版是基础题,起到巩固基础,扎实知识点的作用;B版是提升题,有历年的高考精华题目,有提升的作用。 3、出版上市的时间不同:A版一般是每年的二月份左右出版,
2024高考语文默写范围 2024高考语文默写范围,回答如下: 2024年高考语文默写范围预计将继续涵盖中学阶段所学的重要诗文。根据往年的高考大纲要求和各地教材内容: 1.诗歌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杜甫:《春望》、《佳人》、《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戍边处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暮江吟》。 宋词苏轼:
2024-01-24 02:39:16
2024-01-16 14:46:13
2024-01-25 15:56:37
2024-01-05 01:44:16
2023-12-02 02:57:32
2023-12-21 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