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2 11:11:17 | 宏博教育网
又是一年高考,又是一年全民围观高考。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在万众瞩目中新鲜出炉。
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
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翘首期待的2023高考语文作文题吧!
01
新高考全国 I 卷
适用范围:山东 河北 湖南 湖北 江苏 广东 福建 浙江
设计思路: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远在原始时代,人类就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故事阐发学说;秦汉以来,故事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大多数考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听故事的经历,对各类故事的力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真切感受,因此本题题材范围很广,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选择最有创意也最适合自己的题材写作。
关于什么是好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的故事胜在情节曲折,有的则胜在人物生动;有的故事优点在通俗易懂,有的故事优点在思想深刻……一般来说,从故事的内容着眼来判断故事的优劣,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方式,至于故事的讲述方法,是对故事力量的进一步理解,是对故事艺术的进一步认识,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故事的力量如何发挥,在何种情境下发挥,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广。生活中,好的故事可以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好的故事可以触动心灵,激发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好的故事,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赋予我们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智慧;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一个好的故事改变轨迹,国家的形象可以通过好的故事得到充分展现。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来立意,既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讲述故事如何发挥力量;也可以自行设计情境,讲述故事所带给人的力量,带给社会的能量,或带给时代的影响。
02
新高考全国II卷
适用范围:海南 辽宁 重庆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是根据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衍生出相关的作文话题,写作与卷内其他模块材料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对话性。为避免写作受到阅读因素的制约,选择了关联相对浅显的语用材料。
作文试题,通过语言文字运用II的材料中提及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引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话题。材料所说的“自己的空间”,可以指现实中的空间,也可以指向虚拟的空间。“希望有”是一个意愿,值得肯定。
青春期的高中生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生活中面临着自我发展、青春友谊等各种困惑,也面临学习任务繁重、求学压力大等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一些稍显自我的情绪,让长辈担心,甚至被认为“谁也不爱”,这种定性反而可能会把青少年推向封闭的自我空间。
而试题以“放松,沉淀,成长”定位,就是命题者对青少年成长需求的一种换位思考,是就“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所做出的善意表达,意在理解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己的空间”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积蓄力量、为继续成长加油充电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的烦恼与愿望,以及朋友的友谊、社会的关切、未来的想象等等。
考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空间内容的介绍,或就怎样打造“自己的空间”立意行文,展示自己的成长故事;可以就为什么想有“自己的空间”倾诉心声,与父母师长对话,告诉他们,对于我们想有“自己的空间”不必过虑,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可以思考“自己的空间”的存在意义,比如通过自己的空间可以暂时得到放松,可以沉淀自己的情绪、思考和想法,让自己得以更好成长;还可以反思“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避免只是从自身角度、单一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语言文字运用II中提到的戴耳机只是一种方式,这个信息起提示作用,考生可以由此联想到其他方式,如阅读、写日记、做剪报、独自跑步等,都能为青年营造一个自己的空间。
作文试题贴近考生实际,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空间”的意义内涵及相关问题,正面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激励青少年建康成长。话题内容明确,选题立意简易,便于考生展开思考与联想,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03
全国乙卷
适用范围:山西、安徽、吉林、黑龙江(这四个省使用新教材);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
设计思路:
材料一,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看起来抢了一时的“先机”,实则为人不齿,终将被他人排斥。生动朴素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启人深思。
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和“百花”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础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
学生在把握这两则材料的内涵、关系基础上,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是相当多的。熟悉政治、了解国际大事的同学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以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 宏博教育网
从材料字面回到生活与成长,也能写出很好的议论或记叙文章。如果学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经历,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返回“现场”,写活场景中的人与事,写透对材料的认识,这不只是考场上令人满意的作文答卷,也是学生对中学时代提交的思想认识与生活总结,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两则材料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如果学生能够从这两则材料出发,联想到更多的语用典型案例,阐释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普遍规律,也可谓独辟蹊径的好文章。
04
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云南(新教材)、四川、广西、贵州、西藏
设计思路:
“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
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材料中“时间的仆人”是个比喻,指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反倒被时间所左右,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因为依赖技术,生活变得机械、刻板,例如拘泥于时间计划表,忽略灵活性、自主性;受日程支配,疲于赶进度,没有自己的独处时间。
这的确是不少高中生的备考学习状态,在高中的最后阶段,触及这个话题并不敏感,有必要重新审视人面对时间的态度,“一张一弛”“博观约取”并不是奢侈的想法,是现实中很多好学生已有的学习品质。在知识获取的同时,适度地有一些“放空”的时间,在沉潜思考中去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是学习的要义。
从材料中,考生可以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论述主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观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考生也可以围绕“技术、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以就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等进行阐释论证。当然也可以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记叙文;如有学生能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也在立意的范围之内。
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简洁的导引文字推动学生自己去想象生活中的现象,形成明确观点或相对凝练的感受,并以记叙、抒情、议论等不同方式表达出来,避免面面俱到然而却浅尝辄止或简单罗列正反两面现象然而却没有主见的写作。联想与归纳、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高度综合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解题”的过程正是思维展开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考试与教学也就这样统一起来。
05
北京卷
06
天津卷
07
上海卷
看了这些作文题,你会怎么写?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
我想把这段话,一并分享给参加高考的孩子们:
高考无非就是
很多人同时做同一份卷子
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市
哪一所学校
和谁一起共度四年时光
最后
你终将发现
其实错的每一道题
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
而对的每一道题
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什么介绍如下:
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这道题目相对比较难,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需要考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较强。
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这道题目相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深度,需要考生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
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这道题目相对比较容易,需要考生具备较为基础的写作能力和故事创作能力,需要考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来创作出有意义的故事。
最后,新课标II卷《青少年自己的空间》这道题目相对比较实际,需要考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需要考生对于社会问题和青少年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四道作文题目各有难度,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创作,最终达到高水平的写作表现。
高考能不能提前交卷
高考可以提前交卷,一般提前交卷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提前交卷会有作弊嫌疑,可能会打扰其他考生,因此交卷后不能擅自离场。会被请到别的教室被人看管,不能玩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不然会被判定为有作弊嫌疑者,考试结束之后才能离校。
学生非要提前交卷,一定要确保自己完成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学生需要确保自己,答完了所有的题目。高考的试题,都是根据学生平均答题速度设计的,如果学生答完题发现时间还早,那么一定要看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漏题的情况。
第二件事,核对答题卡填涂是否正确。很多学生喜欢,将所有选择题一次做完后,再填答题卡。这种习惯很容易造成填错卡,如果有这种习惯,一定要在交卷前再检查一遍。
第三件事,确保个人信息是否填涂准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生一定要保证个人信息填涂准确,尤其是条形码一定要在规定位置贴好。
2023高考的作文如下: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人生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个故事,这些故事或是来自身边亲友,或是来自文学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方式触动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
故事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记忆。人们通过故事来传递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经验。无论是《灰姑娘》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小红帽》中辨别善恶的能力,还是《哈利·波特》中勇敢面对困境的勇气,这些故事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成长。
故事还能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民族的特性。例如,《红楼梦》展示了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画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追风筝的人》则讲述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展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坚韧和乐观。
故事的影响力还远不止于此。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在人际交往中,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它可以消除隔阂,增进理解,让我们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在职场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能更好地展示你的才华和能力,让你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宏博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宏博教育网。如何评价202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在2023年高考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主题——故事的力量。这个主题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深信故事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启示力。 首先,让我告诉你们为什么我认为故事有力量。故事是我们人类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故事,我们能够将自己的经历、见解和价值观传递给他人。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文字或者一个情节,它是有生命力的,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
202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2020、2021作文真题) 本期为大家第一时间整理2022全国高考安徽作文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202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吧,同时为大家附上2020、2021安徽高考作文真题。 安徽2022年高考语文使用的是全国乙卷,除安徽外,河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也使用的是同一套试卷。 一.2022年安徽高考
2024成人高考分数线 24年专升本分数线为225分。这个答案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政策得出的。 1、年龄要求:一般来说,成考大专的报考年龄要求为18周岁及以上,具体年龄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异。 2、学历要求:成考大专是针对没有高中文凭或者高中文凭不符合大专入学要求的人群而设立的,因此报考者需要具备初中及以上的学历。 3、工作经验要求:有些成考大专学校可能会要求报考者具备
本文目录一览:1、如何理解2023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2、离高考还有多少天20243、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如何理解2023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从社会和教育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有关未来的主题可能让人们产生深刻的感触。因此,如果我要选择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最让我有感触的主题,那么可能是“未来”。 未来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和不安的概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未
2021高考语文议论文素材整理 【导语】语文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而作文是语文科目中占分比例最大的,也是提分最快的部分,所以大家可以在平时就多多进行素材积累,写好作文,下面给大家进行了2021高考语文议论文素材整理,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 1、高中语文议论文万能素材:宽恕他人 鲍勃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在300英尺的
今天是2023年高考的第一天,吉林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小编第一时间汇总了吉林高考作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如何看待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主题是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目「故事的力量」。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触动人心、感染人心,并启迪人心。在我看来,我最深切感受到的是故事的启示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和应对生活。下面我将从故事的三个方面作详细探讨。 首先,故事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通过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澄清个人的
2023高考语文应该如何复习呢 2023高考语文应该如何复习呢_有哪些提分技巧 注重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古诗的知识积累,有重点的加强名句默写练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语文应该如何复习呢_有哪些提分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复习方法语文经过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语文的考试又涉及了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大到一作文小到一个标点,其间还涉及到古文
2024-01-24 02:56:12
2023-09-07 22:55:53
2023-09-04 10:56:06
2024-01-05 01:44:16
2024-01-25 15:56:37
2024-01-24 0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