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2024-06-08 02:23:23 | 宏博教育网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宏博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应全面熟悉招生工作流程、招生录取模式设置、全面把握平行志愿投档原理、清醒认识平行志愿报考风险,掌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理性选择,圆求学之梦。
掌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熟读章程、准确定位、拉开梯度、冷热兼顾、冲稳结合”是填报平行志愿的20字方针。
1.熟读章程,全面掌握招考信息
掌握信息是填报志愿的基础。信息主要包括:一是招生政策、录取规则、报考要求,尤其要吃透投档录取办法、报考条件以及加分项等。考生要特别注意高校对生源省份考生的录取规则、专业分数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有的专业除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二是高校信息,包括办学层次、优势学科专业、总体就业率,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比例等。上述信息,需要考生和家长通过反复查看高校招生简章、浏览高校网页或者电话咨询等方式全面掌握。
2.准确定位,运用历年分数线资料合理判断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考生间通过分数进行公平竞争,传统的顺序志愿录取模式下的以低分进入较高层次高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生源分数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缩小,可能只差十多分或二三十分,一些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十分密集且分差甚微。要学会运用该校往年的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来衡量判断。《2018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导》综合分析该校近两三年各招生院校的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等数据。考生应根据自身成绩及位次参考各院校近三年的平均线差均值及最低分排位选定理想中的学校范围。
3.拉开梯度,避免志愿持平或盲目攀高
平行志愿填报时,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全部填报成同一层次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成绩为自己准确定位,选择自己分数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好平行志愿间的梯度,让自己的成绩能够尽可能地进入院校录取的区间,避免区间过窄而滑档,做到排序有先后,搭配有主次。
4.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阶差
填报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落差。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和院校优势专业。从往年实施平行志愿的情况来看,考生的考分情况分布十分扁平,院校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差很小。因此,考生填报时要尽可能地避免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扎堆现象。
5.冲稳结合,掌握阶梯填报技巧
“冲”两个志愿。六个志愿次序前面的两个冲往年录取平均分的高校, “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考生查找自己位次处于院校近三年录取最高分对应的位次及最低分对应的排位之间的院校,再结合平均线差均值划定院校范围。
“稳”两个志愿。选择志愿次序中间的两个,重点考虑专业、兴趣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选择往年平均线差均值和最低录取分排位与自己现有成绩及位次相当的院校。
“保”两个志愿。最后两个志愿,一定要综合考虑考生满意度、兴趣爱好、专业、地域及规划职业等,选好保底学校,为自己志愿的录取上好最后一道保险。如果填报不当,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当然选择时也要考虑自己成绩位次,不要太低于自己的理想值,避免“高分低就”。
注重志愿填报细节:
平行志愿作为一种新的志愿模式,虽然实施了三年,但不少考生和家长不注意志愿填报细节,平行志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考生的录取和满意度。
1.兼顾地域,全面了解高校办学实力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些高校排行榜陆续推出,各种排名对高校的统计数据的要求也不一样。提醒考生在报志愿时,可以参考这些排名,但也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在了解高校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学科时,既要关注“985”“211”高校,更要关注当前实施“双一流”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在关注高校行业背景时,也要兼顾学校地域分布对录取投档线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影响下的高校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
2.注重兴趣,心仪学校填报在志愿前列
平行志愿中的6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顺序的,6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对考生而言,计算机检索到该考生时,根据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直到有计划空缺的院校时投档。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填报在最前面的一所。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或专业填在靠前的位置。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课程内容和专业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自己没有优势和兴趣的专业。
3.争取最大机会,填报所有志愿
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每个考生受到成绩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档录取,但从填报志愿的要求来讲,考生可以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如:填报了提前批志愿的考生还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艺体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往年有考生不填报后续批次志愿,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有的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这里特别提醒的是,有相应专项资格的考生一定要重点关注提前批各类专项计划,依据自身资格选择填报。
4.仔细考量,慎重对待“服从调剂”
建议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考生每报一个院校可以填6个专业,还有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果考生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可能会被高校退档。在近三年一本、二本退档考生中,绝大部分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如果确认“服从调剂”,一方面可增加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调剂时,根据专业分数级差设置,有可能调剂录取到相近专业。因此,考生要充分重视,慎重对待。
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但平行志愿也不能完全化解和消除风险,绝不是“零风险”“保险箱”。
1.投档模式本身存在的风险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档,一轮投档后只能参加征集而不再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考生所选专业计划已完成且自己又专业不服从调剂,或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或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就可能造成院校退档,一旦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次录取。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如果考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填报的志愿都过高,也就是说考生的投档分均未能达到每个院校的投档线,档案就投不出去。同时,如果考生对填报高校专业的冷热把握不准确、不恰当,虽已投档,也存在专业被调剂的风险。
3.梯度不合理的风险
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讲是平行的,但对考生来说仍然是有顺序的,在投档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检索。考生填报志愿时如果没有考虑院校之间的层次高低、冷热结合,完全把同一层次的学校依序排列,未形成有效的、适当的从高到低的院校“梯度”,很可能出现“高分低录”的情况。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规则?

高考填报志愿可谓孩子一生当中的大事,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今朝一搏。在高考的这场战斗中,除了分数实力,报考志愿可谓是关键一战,选院校,填专业,真可谓是比看侦探推理神剧还要烧脑。这时候读懂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就尤为重要了。

什么是专业录取规则呢?简单的说,就是考生投档后,招生院校判定某一个考生是否可以录取,以及录取到什么专业的原则。

相同的考生投档到同一高校,使用不同的专业录取规则,最终是否被录取,录取在什么专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各招生院校都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公布本校的录取规则。 宏博教育网

各高校的录取规则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小艾将为你详细解读(需要说明的是江苏的高考总分分值为480分,级差分可能有所不同,具体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文中所列仅供参考)

专业志愿清(专业优先)

专业志愿清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指按招生院校投档比例的线上已经投档的考生,由招生院校审核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专业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的规则。

举例说明:高校招收物理和数学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假设投档考生成绩及报考专业如下:

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的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第一步

为物理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1人,选择第一专业报考物理的高分考生1名,只能是考生甲,乙成绩为第二名,无法安排在物理专业。

第二步

为数学专业安排考生,共招收1人,选择第一专业报考数学的高分考生1名,只能是考生丙,乙虽然分数高于丙,但乙第一专业不是数学,优先级就不如丙,无法安排在数学专业。

第三步

学校的2个计划已经完成,考生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专业志愿在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时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分数只是在同一志愿考生排序录取时起作用。设置专业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的高校往往是比较重视考生的专业倾向,保护考生的专业志愿。

分数清(分数优先)

分数清也就是所谓的“分数优先录取规则”,指考生投档到学校后,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依次按考生专业志愿录取。

举例说明:高校招收物理和数学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假设投档考生成绩及报考专业和第一个例子一样,如下:

按照分数优先录取规则的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第一步

在不看考生报考专业的情况下,为所有考生按高考成绩排一个队,确定录取顺序,只能是: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

第二步

为成绩第一的考生甲安排专业:甲第一专业报考物理,尚空缺中,甲录取到物理专业。

第三步

为成绩第二的考生乙安排专业:乙第一专业物理已经完成计划,乙无法录取到物理,再看乙的第二专业数学,尚空缺中,乙录取到数学专业。

最后一步

学校的物理和数学两个专业均已经完成计划,学校的所有计划也已经全部完成,考生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分数优先对进档考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高分考生,只要分数排名靠前,就可以按顺序录取到自己报考的专业中。

专业级差

所谓的“有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就是在专业录取时优先考虑分数,但是又设置了各个专业志愿间的分数级差。

具体地说,就是把所有考生按照分数排队,若某考生的第一专业不能录取,考虑第二专业时(假设为B专业),要减去一定的级差分再和其他尚未录取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即B专业)的考生进行比较,有效分高者才可以安排在该专业(即B专业)。

举例说明:高校招收物理和数学2个专业,各招收1人,投档3人,专业级差为6分,假设投档考生成绩及报考专业仍然和第一个例子一样,如下:

按照专业级差的录取规则办法,录取顺序如下:

第一步

在不看考生报考专业的情况下,为所有考生按高考成绩排一个队,确定大致的录取顺序: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

第二步

为成绩第一的考生甲安排专业:甲第一专业报考物理,尚空缺中,不用考虑专业级差,直接录取到物理专业。

第三步

考虑成绩第二考生乙的专业安排:乙第一专业物理已经完成计划,乙无法录取到物理,乙的第二专业数学尚空缺中,丙的第一专业是数学,乙要用减去专业级差分后的有效分与丙进行比较,即乙的有效分为495分(乙的成绩)— 6分(专业级差分)=489分,乙的有效分489分低于490分(丙的成绩),丙录取到数学的优先级高于乙,将丙录取到数学专业。

最后一步

学校的物理和数学两个专业均已经完成计划,学校的所有计划也已经全部完成,考生乙没有专业可以安排,退档处理,录取工作结束。

(同学们可以自己把例子中的分数级差修改下,再计算一下,录取结果会有变化哦!)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专业级差”规则是按投档考生的成绩顺序,同时考虑专业志愿的录取规则。它在主要考虑考生成绩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从而减少考生被调剂数量。级差分无穷大就是“专业志愿优先”规则,级差分为零就是“分数优先”规则。

在“填报志愿”这个环节,需要考生做足充分的准备。

艾方教育开办的志愿填报课程将从分数判断、挑选大学、选择专业这3个模块做分析,创造出符合个人的志愿填报方案。

分数判断:依据实际考分,判断自己在哪个批次;再根据省内排名,合理进行志愿填报的选择和取舍!

选择大学:从大学所在的地理位置、文化环境,再到大学的软实力、硬件条件进行分析,筛选出心仪的大学名单。

挑选专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兴趣,挑选出与个人发展相一致的专业。

新艾方教育还将每周末举办各年级各学科及政策类免费专家讲座,欢迎家长提前预约。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规则如下:

1、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 两类。

2、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3、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4、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必须相同。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5、这样一来,高校招生方式更加灵活,更有主动性,但对于考生而言,虽然可报考的专业大大增多了,但同时被动调剂的风险也增高了。

以上就是宏博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相关推荐
专业及志愿填报规则 新高考填志愿规则
专业及志愿填报规则 新高考填志愿规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规则如下: 1、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两类。 2、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3、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

2024-06-01 07:42:48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放松,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短暂的修整,还没有到高潮以及大结局,你以为的结束其他才是刚刚开始。而随着短暂的放松时间,考生该要去了解些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些不见真刀实枪的高考战场,志愿填报与投档。 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这两个有什么好聊的,而也会有许多人自然地以为,我考得成绩好,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学校录取,其实,这不尽

2023-08-24 18:28:10
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投档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投档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投档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投档规则如下: 1、按分数排名: 按照考生的高考总分进行排名。 2、志愿优先: 投档时,首先按照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进行录取,如果第一志愿不能满足录取条件,则按照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进行录取,以此类推,直到录取结束。 3、必须满足条件: 每个学校对于录取的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考生填报该学校的志愿序列中该校在考生填报的所有学校

2023-08-26 21:20:44
吉林省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吉林省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吉林省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吉林省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数优先、一轮投档、遵循志愿。 1、文史类考生只能填报文史类院校(专业),理工类考生只能填报理工类院校(专业)。艺术类或体育类考生可分别对应填报艺术类或体育类院校(专业),也可对应文、理科兼报普通类的院校(专业)。 2、艺术类或体育类考生只能在同一批次选择一种类别填报,不能在同一批次内既报艺术类或体育类院校专业志愿又报普通类院校(专业

2024-06-03 07:20:42
高考志愿和专业填报规则 新高考填志愿规则
高考志愿和专业填报规则 新高考填志愿规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 1、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2022年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放在了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 2、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第一,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发生了变化。志愿填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专业成为关键和基础。第

2024-06-03 07:32:24
浙江志愿填报录取专业规则 浙江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浙江志愿填报录取专业规则 浙江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浙江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浙江高考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位次优先投档时,考生按高考成绩进行排序,位次也就是考生排队的序号,每一个位次对应一位考生,排到第1名,位次就是1。在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前提下,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校按规定在投档前增加计昌陪划的,投档人数计算

2024-06-08 02:11:34
2023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2023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2023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2023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2023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2023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1、填报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前,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提前5天在本单位网站公布本科各批次各院校征集志愿的有关信息。 2、志愿设置。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3、志愿填报。普通类本科批次,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

2024-05-30 13:11:09
高考专业志愿录取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
高考专业志愿录取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

高考一二三志愿录取规则 高考的一二三志愿录取规则是指考生在填报高校志愿时,按照一二三志愿的顺序,依次进行录取。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高考一二三志愿录取规则: 1、一志愿录取:高校会首先按照考生的一志愿进行录取,如果考生达到该高校的录取标准且名额充足,那么考生就会被录取到该高校。 2、二志愿录取:如果考生的一志愿无法被录取,那么高校会根据考生的分数和排名情况来考虑录取其二志愿高校。如

2023-08-30 06: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