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21:33:28 | 宏博教育网
1、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法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6人;
2、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第一阶段四年基础学习必修课成绩排名前90%且考核合格的学生,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该校接收选拔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两年应用学习阶段的学习,合格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专业招生人数为16人;
3、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2人;
4、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5、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行政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6、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只招英语考生,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2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7、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8、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新闻学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宏博教育网
9、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10、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11、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学生由该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经考核合格的,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12、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13、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4、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国际政治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5、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国际商务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6、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社会工作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7、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只招英语考生,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8、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公共事业管理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社会工作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国际政治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3 | 不限 | 综合 |
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网络与新媒体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新闻学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应用心理学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行政管理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国际商务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工商管理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7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2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6 | 不限 | 综合 |
法学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8 | 不限 | 综合 |
政治学与行政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公共事业管理(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5000元,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国际政治(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6000元,只招英语考生,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社会工作(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汉语言文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3 | 不限 | 综合 |
法学(1K)(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6000元,学生由该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经考核合格的,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应用心理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网络与新媒体(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新闻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德语(6000元,只招英语、德语考生)(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行政管理(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国际商务(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6000元,只招英语考生,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2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工商管理(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7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5000元,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2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5000元,第一阶段四年基础学习必修课成绩排名前90%且考核合格的学生,获得该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该校接收选拔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两年应用学习阶段的学习,合格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6 | 不限 | 综合 |
法学(5000元)(办学地点昌平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8 | 不限 | 综合 |
公共事业管理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哲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1 | 不限 | 综合 |
翻译(法律翻译)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社会工作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国际政治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2 | 不限 | 综合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3 | 不限 | 综合 |
网络与新媒体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德语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新闻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应用心理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4 | 不限 | 综合 |
英语(法律英语)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行政管理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国际商务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5 | 不限 | 综合 |
工商管理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7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12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16 | 不限 | 综合 |
法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22 | 不限 | 综合 |
国际政治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文科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文科 |
哲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文科 |
翻译(法律翻译)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英语(法律英语)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社会工作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德语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行政管理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国际商务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新闻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法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应用心理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文科 |
工商管理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3 | - | 文科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3 | - | 文科 |
法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7 | - | 文科 |
法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5 | - | 文科 |
公共事业管理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理科 |
行政管理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理科 |
新闻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理科 |
国际政治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理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理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理科 |
德语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理科 |
应用心理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理科 |
英语(法律英语)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3 | - | 理科 |
国际商务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3 | - | 理科 |
法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3 | - | 理科 |
金融工程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4 | - | 理科 |
工商管理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4 | - | 理科 |
法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7 | - | 理科 |
法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8 | - | 理科 |
公共事业管理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理科 |
行政管理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理科 |
新闻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理科 |
国际政治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理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理科 |
法学(涉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理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理科 |
法学(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理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理科 |
德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理科 |
应用心理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理科 |
英语(法律英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3 | - | 理科 |
英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3 | - | 理科 |
国际商务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3 | - | 理科 |
金融工程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4 | - | 理科 |
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4 | - | 理科 |
工商管理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4 | - | 理科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7 | - | 理科 |
法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9 | - | 理科 |
国际政治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文科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文科 |
哲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文科 |
翻译(法律翻译)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英语(法律英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翻译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社会工作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法学(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德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英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行政管理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国际商务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新闻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应用心理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2 | - | 文科 |
工商管理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3 | - | 文科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3 | - | 文科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7 | - | 文科 |
法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5 | - | 文科 |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学校现有在校生18143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719人,内地研究生7642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82人;教学科研岗教师1194人,其中高级职称752人,博士生导师277人、硕士生导师694人,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96.40%。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国际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培训学院共19个教学单位。
学校设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金融工程、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法语、翻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共26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证据科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
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尤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学校设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研究机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现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数据法治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人权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部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法治政府研究院),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1个(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1个,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个,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共建高层次研究基地9个。另有比较法学研究院、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等重要研究机构9个,新型研究机构12个。
学校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学校先后与55个国家和地区的290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加入全球法学院联盟、欧亚太平洋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洲法律学会等国际团体,发起成立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学校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法专业双硕士学位项目,搭建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美法学教育的高端平台。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共建3所海外孔子学院。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办学理念是: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依法治校。
办学传统是:忠诚担当、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奉法图强。
办学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法治文明作出贡献。
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德法兼修、明法笃行,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理论功底、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规律,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建成致力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生、教师基础数据截至2022年9月,其他数据截至2023年1月。
一、2023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贸易经济。无时点专业选择;入校后可参与选拔项目: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工商管理-法学、营销管理-数据科学2个双主学位项目;培养专业含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国际交流:含英国华威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
一、2023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6600元,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3、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的水产养殖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的海洋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的大气科学专
一、2023中山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山大学在北京的临床医学(广州)(五年制)(7660元,不招色盲、色弱)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2、中山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广州)(685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3、中山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广州)(6060元,含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4、中山大学在北京的数学类(广州)(6850元,含数学与
一、2023中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南大学在北京的临床医学(八年制)(7800元,第1-6学年按本科生标准7800元/年缴纳学费,第7、8学年)(转入博士生阶段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学费标准15000元/年缴纳学费)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2、中南大学在北京的金融学类(经济管理类)(5500元,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3、中南大学
一、20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的理科试验班类(4800元,含数学类)(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物理学类)(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化学类)(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生物科学类)(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空间科学与技术)(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材料类、生物科学类、空间科学与技术、行星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统计学、金融
一、2023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的护理学(以上专业办学地点:良乡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80人;2、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的中医学(卓越5+3一体化)(五年制)专业招生人数为30人;3、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的中医学(实验班)(五年制)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4、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的中医学(五年制)专业招生人数为18人;5、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的针灸推拿学
一、2023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的英语(只招英语考生)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2、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的法语专业招生人数为7人;3、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的金融学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4、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的德语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5、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的西班牙语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6、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的英语(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只招
一、2023北京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2、北京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金融学、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3、北京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24-03-28 12:41:14
2024-03-19 09:40:11
2024-03-11 08:08:43
2024-01-18 10:12:01
2024-01-18 12:15:18
2024-03-27 01: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