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22:29:13 | 宏博教育网
学生寝室实行规范化管理,六人一间,带阳台和独立卫生间,配有空调、电热淋浴器、洗衣机、计算机宽带网接口,校园wifi全覆盖。
每一层配有直饮水机、吹风机,每个楼栋都配有烘干机,每个片区一楼都配有微波炉、五金工具箱、保险柜、应急药包等。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科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传承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2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单位”,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中德农民培训合作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首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浙江省4A平安校园,浙江省园林式单位,第一批温州市文明校园。
学院占地1700亩(含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建筑面积29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95万种,各类专业数据库12个。在编教职工7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84人,博士45人、硕士500多人,博士、硕士在专任教师中占比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5人;省“151”人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市“551”人才第一第二层次人员、市特支计划人才等高层次专业人才总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设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专业31个,其中涉农类专业15个。
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智慧新农匠”。坚持“特色引领、融合发展、互联互通”的办学理念,构建“大思政、大生态、大教育”育人体系,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培养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农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2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年孵化小微企业30家以上,毕业生创业率远超全省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以上,留温率近50%,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排名跃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三。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排名进入全省高职院校A等行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聚焦技术革新,开展立地式研发。历史上科研工作获得国务院嘉奖。坚持应用型科研发展方向,聚焦农业产业新技术研发、转化,引领农业技术革新,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围绕种子种苗、碳汇康养、畜牧兽医、农业经济、智慧农业等八个研究领域,建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浙江省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平台23个,建有实体研究所17个。近五年立项市厅级以上项目4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9项;外来到位科研经费1.2亿元;获得市厅级以上奖项37项,其中,省部级奖项3项;通过国家审定、登记的农业新品种8个,省级审定、认定的农业新品种8个,授权发明专利92项。
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挂牌成立温州乡村振兴学院、温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设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研究室,全力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打造。围绕共同富裕、未来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等主题,推进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近三年有20多项调研成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深化校地合作,围绕区域产业布局,“一地一策”在温州市12个县(市、区)建立实体化产业研究院,目前已建成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平阳县科技强农产业研究院、泰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鹿城农业产业研究院。积极对接产业,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队,下派市级科技特派员,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近200万亩;组建温州农民学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每年举办乡村振兴特色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家庭农场主等农业从业人员上万人次,农民培训工作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等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聚焦开放共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共建、共享理念,初步形成上下、左右、内外贯通的对外合作开放办学新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浙江省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与一批中高职、本科院校以及农科院所、地方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科研资源,加入中柬职教联盟、中意高校联盟,与新西兰、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习、教科研合作等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乌兹别克斯坦鹏盛丝路学院”,并入选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主动牵手非洲温商企业,探索开展中非合作交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殷殷嘱托,主动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答好“新农科”建设这份时代答卷的信心和决心,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姿态,向全面建成全国领先的农类高职院校、全省一流的高职特色校和高水平的区域性农业科研强院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
一、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住宿条件:四至六人一间,全部配有空调、计算机宽带网接口、带独立卫生间和阳台,上床下桌等,学校统一安排住宿。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由温州业余科技大学和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机械工业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学校现为浙南闽北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一、温州医科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寝室实行公寓化管理,校园通信网络完善。学校主校区—茶山校区建筑中西合璧,融现代化、网络化、生态化、园林化为一体,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先进的学生公寓配置,具有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温州医科大学简介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
一、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院学生住宿环境依据高校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广州校区每间标准学生宿舍住6人,设有独立的沐浴室和卫生间,配有空调、直饮水机、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系统等生活设施,收费标准为1800元/学年。另配有少数其它房间供学生选择,收费标准1100~2500元/学年。云浮校区每间标准学生宿舍住6人,设有独立的沐浴室和卫生间,配有空调、直饮水机、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系统等生活设施,
一、宿州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宿舍六人一间,全部住校内。宿舍配备床铺、衣柜、空调、书桌、网线等。并在公寓管理处备有小五金、针线盒、电吹风、微波炉等免费使用,备有开水净化炉、洗衣机、自动售货机等有偿使用。住宿费:800元/年·生二、宿州学院简介宿州学院坐落在皖北历史文化名城宿州市,是安徽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于1949年,1983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本更名为宿州学
一、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宿舍男生、女生按住宿费统一为每生每年800元,根据房间大小不同,分别为四人间~八人间二、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简介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面向全国统一招生,文理兼收,学制三年,专科层次,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现有5个系20个专
一、滨州职业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宿舍收费标准800元/生/年二、滨州职业学院简介滨州职业学院(BinZhouPolytechnic),简称“滨州职院”或“滨职”(BZPT),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示范区——山东滨州,濒临浩瀚渤海,傍拥浩荡黄河,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黄河文化和齐文化在这里发祥交融,孕育了著名军事思想家孙子、政治家范仲淹等名人先贤。滨州职业
一、梧州职业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院统一安排住宿,8人间公寓宿舍:900元/生.学年,4人间公寓宿舍:1200元/生.学年。二、梧州职业学院简介梧州职业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卫生优秀学校、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学院占地面积408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
一、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我校共有8栋公寓化学生宿舍楼,宿舍为一室一卫加阳台户型(6人/户);配备有电脑桌、储藏柜、单人床、有线电视接口、无线网络等现代化设施。住宿费为1000-2000元/年。男女生公寓分区实行24小时专人管理,保安24小时巡逻,同时,每栋宿舍楼门口、宿舍楼区安装有监控系统。二、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民办高校。学院位于徐
2024-03-28 12:41:14
2024-01-18 10:12:01
2024-01-18 12:15:18
2023-12-25 08:25:25
2024-03-02 18:57:45
2023-11-07 13: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