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14:49:09 | 宏博教育网
提前估分对于填报高考志愿来说确实是有一定帮助的。 因为大多数参加高考的考生如果在之前没有进行过细致的了解,在填报志愿时一般都会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全国上下几百所高校,自己究竟应该挑选哪一所学校呢,或者说按照自己目前的成绩能够上哪一所学校呢,当然这里针对的考生并不包括那些已经提前了解过大学信息并且确定了自己目标学校的考生。提前估分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考生提前知晓自己的高考成绩,虽然平时的时候考生们也有过考试,但是高考的成绩有时会跟我们平常的考试成绩有所出入,所以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应该自己估一下分数。
01、高考志愿事关考生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慎重对待。对于考生而言,高考是很重要的,但是其实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也同样重要,因为填报高考志愿将决定我们未来就读的学校以及专业,另外如果没有认真填报,考生很有可能会错失自己喜欢的学校或者被填报的学校退档,因此为了考生的未来,志愿填报还是应该提前进行准备,不要等到时间到了再来着急。
02、估分能够帮助考生大致的确定自己的成绩,有助于挑选目标学校。在众多的学校中进行挑选无异于大海捞针,而提前估分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考生大致确定自己的考试成绩,这样考生在挑选学校时就能够排除某些不符合条件的学校了。选学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考生和家长的考虑因素很多,在挑选学校时也格外慎重。
03、为了避免估分的误差过大,尽量用正确答案进行估分。很多考生在考试结束后都有对答案的习惯,但是某些考生并不是和标准答案比对,而是询问同学,这样的估分成绩误差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为了缩小误差,还是应该和标准答案比对,这样能够尽可能保证估分成绩的准确性。
根据2019年的录取情况,可报考: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暨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
志愿填写的“十个注意”
要重视抓早,不要轻视赶晚
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宏博教育网
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
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那应该怎样选择学校呢?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
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要量体裁衣,不要只追名校
中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可是,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平时成绩或高考考分较高,就放出豪言或暗自打算非某某名牌大学不上。如果说这仅仅是他学习上的追求目标,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依然如此,就不可取了。
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做到恰如其分。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
第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其核心是在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
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中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
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专业的选择范围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点院校较少。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彻了再报。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
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以选校为主,不要过于看重地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你也报什么。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
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广大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
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多,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事。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不论国家的、当地的,还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伪,只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就行。
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关键在于既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
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险搏高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他们大多愿意“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对这种填报志愿不留余地的做法,笔者并不认同。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调档?能否录取?
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反之,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这样一来,不仅留有余地,降低了风险,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专业。2010年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专家在百度问答频道做了相关的高考志愿的问答,许多学员获得了帮助。
要跟着招生章程走,不要跟着感觉走
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
要抓住关键,也不要忽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比如,有的考生及家长看招生计划时,很重视招多少人,却往往忽略了看学费多少,结果虽然被录取了,却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能上学。
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把设置的密码忘了,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严重影响了志愿填报;有的人把学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把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的代码混淆了,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是高分不录。这些细小的事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志愿
宏博教育网(https://www.hbedu.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估分对于高考考生有多重要?估分后如何选择自己将要报名的学校?的相关内容。
提前估分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考生提前知晓自己的高考成绩,虽然平时的时候考生们也有过考试,但是高考的成绩有时会跟我们平常的考试成绩有所出入,所以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应该自己估一下分数。一定要放松,不要对自己要求这么严格,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高考的题目的确比平时简单一点,相信自己。
高考完之后,考生和家长很快将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志愿的填报!“分数是地基,凭据就是志愿,如果你在考试中表现出色,你就应该表现出色”!父母和考生很难第一次参加填报志愿。因此,家长和考生不应该浪费高考结果公布前的这10天,客观评估,进行学校的抉择,为填志愿做准备。
在取得成绩之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评估”。到时候,所有题目的答案都会公布,班主任会把学生叫回学校,给他们一个答案,给出他们自己的“评价”。有些学生的估分很高。有些学生估计很低,每一科都有每一科的不同,“估分”只是根据一个人自己的答案来评估他的分数,但是有些答案是模糊的,其中选择题就是这样,这些答案可能会在考场上被更改或遗忘。此外,文科和理科之间存在差距。文科有更多的主观问题,理科有更多的客观问题。例如,中文诗歌和句子的分析、阅读和写作可能与答案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不知道我能得到多少分,但我只能粗略地估计一下。
不重要,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会加深考生的负担。首先需要关注一下大学的主打专业,看是不是想要报名的科目。其次,不用一味追求名牌大学,要查看符合自己想要报考的科目是否是在该大学中占优势的专业。
以上就是宏博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后自己估分,有利于填报高考志愿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宏博教育网:www.hbedu.net学期教育专业高考后志愿填报可以报自己省外吗 可以。 不管什么专业高考填志愿都可以填省外的学校,只要该学校在考生考试的省份有招生计划即可填报,高考填报志愿是根据考生的个人意愿和成绩来选择学校和专业,不受地域限制。同时,各省高校也会在招生计划中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给其他省份的考生,以增加多样性和竞争性。 安徽填报志愿时,我需要考虑地域因素吗,安徽高考志愿填报一对一指导机构推荐? 填志愿的时候
高考分数出来之后再填志愿吗? 是的,高考先出分数再填志愿。 志愿填报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以成绩为基础 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二、院校综合情况 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考虑专业和就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评估填报的后悔程度 我可以帮助您分析并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角度,以便您自己评估填报志愿的后悔程度。 1.考虑选择过程:回顾当年填报志愿时的情况。您是否充分了解所有可选志愿的要求、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您是否在与老师、家人或专业顾问的讨论中获得建议?如果您没有仔细思考和研究各个志愿,那么后悔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加。 2.对比期望和现实:比较您填报志愿时的期望和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您
哪一年高考规定的先拿分数后填志愿 1、我国最早实行知分填报志愿的省份在2010年前就已经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了。 2、我国对于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各省份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知分填报志愿,还是估分或考前填报志愿。 3、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省份比较早,可能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十天左右就可以填报志愿了,但是也有的省份时间比较长,而且本科批和专科批的时间也是不一
高考志愿怎么填写? 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
高考填志愿详细步骤 高考填志愿详细步骤如下: 高考志愿填报的详细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自己的高考成绩 首先,考生需要核对自己的高考总成绩和科目成绩等信息,确保填报志愿时能够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此外,还应该了解高校对各个科目的要求和达线情况,以便在填报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了解招生政策与信息 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该对报考院校进行综合了解,了解这些学校的
如何查询高考志愿状态 具有操作如下: 1、首先手机打开浏览器,然后点击搜索,如下图所示: 2、比如广东考生,搜索广东招生考试院,如下图所示: 3、点击进入官网,如下图所示: 4、进入官网后,点击录取查询,如下图所示: 5、在录取查询页面,点击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信息查询,如下图所示: 6、输入证件号以及密码,如下图所示: 7、登录账号后,即可看到档案
怎么高考填报的志愿忘记了,查询高考自己填报什么志愿? 可以问老师,如果忘了填写志愿,因为学校通常有一个备份的问题。志愿填报是高考前的一个项目,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必经之路,关系到大多数学生的命运。 在高考志愿表中,在高校和专业下面设置了“是否需要调整”栏目。考生在填写“服从”和“不服从”时,需要进行学校与专业之间的博弈。 扩展资料: 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通过考试,一
2024-03-11 08:08:43
2024-03-19 09:40:11
2023-10-16 17:46:38
2024-03-10 23:18:16
2024-03-18 20:33:54
2024-01-18 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