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

2024-10-25 10:19:29 | 宏博教育网

今天宏博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

高校通常在6月25日左右公布强基计划的入围名单。随后,入围考生需在6月25日至7月4日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具体时间安排由各高校决定)。高校会在7月5日左右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确定预录取名单,并提交至各省市招生部门进行最终的提档和录取。
以下是部分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和校考时间的信息:
1. 北京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大约6月下旬。
校考时间:7月1日至3日,包括笔试和面试。
2.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6月26日前。
校考时间:初试于6月28日上午举行;复试于6月30日至7月3日分时分区域举行,包括笔试和面试。
3.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6月下旬。
校考时间:7月4日前,包括笔试和面试。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后。
校考时间:6月30日至7月2日,包括笔试和面试。
5.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后。
校考时间:6月30日至7月1日,包括笔试和面试。
6.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前。
校考时间:复试笔试于6月12日举行;复试面试于6月21日举行,包括复试(笔试和面试)。
7. 中央民族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6月27日前。
校考时间:7月3日至4日,包括笔试和面试。
8.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前。
校考时间:初试于6月12日9:00-11:00(上午8:00考生报到),包括初试(笔试和面试);复试仅含面试。
9. 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6月27日前。
校考时间:7月1日至2日,包括笔试和面试。
请注意,以上信息根据各高校公布的最新招生简章整理,具体时间安排可能会有所变动。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宏博教育网

强基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报的?

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的先后顺序如下:

1、强基计划,需要提前报名,39所985高校,只能报一所高校。每年3月开始陆续发布招生简章。

2、综合评价“高水平”院校。这里的高水平主要指985、211或者一些知名的中外合作大学,在江苏,这类叫综合评价A类高校,需要提前报名。

3、军校、公安、航海、农村定向医学、乡村教师、地方专项、艺体类等提旅兄前批院校。很多省份,报名可以报多个类型,但填志愿只能填一种。像飞行员招飞、部分军警院校、港澳单独招生、艺体需要提前报名。

4、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部分院校、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批次的院校。这几类都需要提前报名,可以同时报,填志愿只能填一种。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

1、招生对象: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招生对毕腔象为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拔尖的考生,简单的说,就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或者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的考生,银牌以上奖项可以破格入围校测。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严格审查考生的学籍和户籍,实施区域内且符合要求的农村考生报名参加。

2、报名时间:强基计划预计3月底开始报名,4月为报名高峰期。高校专拆数袭项报名多从4月份开始,且简章集中发布,报名时间较短。

3、招生范围:强基计划针对全国招生。高校专项实施区域内符合户籍和学籍的成绩优秀的农村地区考生。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可以报名

宏博教育网(https://www.hbedu.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可以报名的相关内容。

1. 2023年强基计划的报名时间是从4月10日至30日。
2. 各高校具体的报名时间需关注学校官网的招生简章,通常高校的强基计划报名会在每年4月份启动。
3. 由于各大学的报名时间可能存在差异,考生需密切关注目标高校的官方通知。
4. 正脊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推行的一项基础教育改革项目,旨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5. 强基计划的考试和评估安排因地区和年级而异,具体考试时间由各省市自行决定。
6. 强基计划考试内容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形式可能包括笔试和口试。
7. 考试时间和频率因地区而有所不同,部分地区可能将强基计划考试纳入统一考试,如期末考试或高考。
8. 强基计划的考试成绩主要用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评估,也可作为奖励和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9. 强基计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教育改革,旨在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10. 该计划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11. 强基计划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地区和年级实际情况调整,以满足不同需求。
12. 强基计划的实施对提升中国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宏博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宏博教育网:www.hbedu.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入围名单公布?”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公布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公布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公布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的入围名单通常在6月底至7月初由相关高校公布。具体时间因校而异,例如北京大学的入围名单预计在6月26日左右公布,而清华大学则可能在6月26日前公布。校测时间通常紧随其后,持续至7月4日左右。高校会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在7月5日左右确定预录取名单,并进行提档录取。 以下是部分高校强基计划的入围名单公布时间和校测情况: 1.北京大学: -入围名单公布时间

2024-10-18 04:26:38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公布时间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时间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公布时间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公布时间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年公布时间2022年07月10日。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官网查询得知,2022年07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考试入围名单公示,2022年06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录取入围名单公示。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2024-10-21 12:13:13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 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

2024-10-25 03:15:51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10-23 00:58:13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 数学强基计划学校排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据2021年4月1

2024-10-21 03:21:28
强基计划学校入围名单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学校入围名单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名单一: 名单二、 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

2024-10-17 11:02:13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同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有贾舒婷、刘欣达。 考生号:22150102151210;姓名:贾舒婷;专业录取:应用化学。 考生号:22150404151794;姓名:刘欣达;专业录取:生物技术。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1、填报志愿 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可以选择报考同济大学强基计划。考生要了解该计划的相关信息,包括所属学院、专业设置、录取要求等。通

2024-10-20 06:50:32
南京强基计划高中学校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南京强基计划高中学校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10-22 15: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