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21:04:04 | 宏博教育网
河南新高考选科组合有哪些推荐
想要选出符合自己的高考科目,学生要以专业为维度,对各高校在各省选科要求进行梳理对比,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一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新高考选科组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河南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
河南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物理+化学+地理
一、物理+化学+地理选科组合学科特性
物理化学为纯理科,地理虽然一直被划为文科系列,但是学习偏向“少背诵,多理解”的理科特点,所以该组合的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偏理科学习思维。定位为理科偏思考的组合。
二、物理+化学+地理选科组合适用人群
1.逻辑思维严谨,善于总结思考。
2.偏爱动手实验,且理科优势明显。
3.记忆力尚可,不排斥背诵。
4.喜欢研究开发性工作,生涯规划偏向于科研技术型。
5.目标基于985/211高层次院校,成绩次顶尖考生群体。
三、物理+化学+地理选科组合优势分析
1.专业覆盖率高:总体来说,这一选科组合覆盖率在95%左右,考生可选择专业面很广。
2.学科关联度高:地理科目的研究学习离不开物理基础,此外物理、化学、地理三门科目与数学学科中一些通用理科思维以及计算等都是互通的,学科学习关联度高,不会有科目之间的割裂感。
3.得高分概率高:对于成绩优秀但是又不是顶尖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提高排名,一定程度上避免与顶尖学霸的正面竞争。
4.学习有一定调剂性,不至于太枯燥。物理、化学、地理科目组合,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调剂,避免沉溺在枯燥的刷题中。
四、物理+化学+地理选科组合劣势分析
1.学习难度大:理科学习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学科,化学和地理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偏向理科思维考察,考生拿高分也不是易事。
2.竞争压力大:选择该组合的考生,一方面物理、化学要与顶尖学霸竞争赋分,另一方面地理科目选考人数较多,整体竞争压力较大。
3.专业选择受限:地理科目对于计划学习工科和医学类的考生帮助不大,在专业的选择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河南新高考选科注意什么
新高考选科要有依据,不盲目,不跟风。依据就是我们在高一、高二时的摸底考试成绩和学业生涯规划。摸底成绩是我们选科的硬件,关系到高考成功与否,而学业生涯规划,则关系到选科和目标大学专业之间能否搭起一座桥梁。
以往,学生们只要埋头扎进书本里,高考取个好成绩,再去考虑志愿填报就可以,高考改革后,如果我们不提早规划,很可能即使取得好成绩,也上不了心仪的大学专业。
新高考选科注意什么
在“3+1+2”选科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不能同选,在选考科目中,物理是最难的学科,而且在等级赋分模式下,物理如果学不好,很可能会赋分更低。对于理科较好的学生而言,历史是非常“魔性”的学科,这门学科明明学起来不难,但是考起来却非常难,尤其是考高分很难。
历史和物理如何选科?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学的学科!如果把物理和历史的难度比较,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物理更难学!确实,高中物理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逻辑性,对学生要求非常高,那些物理学的好的学生, 往往被认定为是“聪明”的学生!
然而,难学的选科不一定难考!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物理比历史好学,好考!物理虽然难学,但是理科透了,并不难考。而历史,虽然好学,但是属于“好学难考”类型的,这是因为:历史的题目非常新:历史高考题讲究“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也就是说你在高考题上见到的历史题,没有一个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你把教材背的再好,也不一定得高分,这是不是很悲催的事情?
新高考选科组合方式
一、新高考3+1+2组合有12种
物化政组合
物化地组合
物生政组合
物化生组合
物地政组合
物生地组合
史化政组合
史政生组合
史政地组合
史化地组合
史化生组合
史生地组合
二、新高考3+3组合方式
1、物理、政治、化学
2、物理、政治、生物
3、物理、政治、地理
4、物理、政治、历史
5、物理、历史、化学
6、物理、历史、生物
7、物理、地理、化学
8、物理、地理、生物
9、物理、化学、生物
10、物理、历史、地理
11、化学、政治、地理
12、化学、政治、历史
13、化学、政治、生物
14、化学、历史、地理
15、化学、历史、生物
16、化学、地理、生物
17、生物、政治、地理
18、生物、历史、地理
19、生物、政治、历史
20、政治、历史、地理
新高考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
物理、化学、政治: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96.58%
物理、化学、生物: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96.22%
物理、化学、地理: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95.84%
物理、生物、政治: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87.66%
物理、生物、地理: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87.61%
物理、地理、政治: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82.19%
历史、化学、政治: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51.79%
历史、化学、地理: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50.71%
历史、生物、政治: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50.50%
历史、化学、生物: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50.25%
历史、生物、地理: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49.86%
历史、政治、地理:本科可报专业覆盖率为49.81%
可以看出,高考3+1+2科目搭配中,选择物理学科,本科可报专业更多。如果不擅长物理,可以选择化学生物等学科搭配文科组合,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率。
总之,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科的划分,很多专业文理科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考生可以选择化学生物等学科搭配文科组合,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率,或先明确意向报考专业方向的选科要求,要进行综合选择。
新高考选科方法及技巧指导
面对新高考,物化生这个组合专业的选择范围较广,绝大部分专业该组合考生都可以报考。物化生组合理科基础扎实,与大学许多专业知识衔接较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方法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高考选科方法有什么
1、专业覆盖率选物理
单从覆盖率来看,确实物理专业覆盖率高,但也要考虑实际学习难度与选考人数,物理科目学习难度较大,专业覆盖率较高,很多不擅长理科的考生为了拓宽专业的范围,选择了物理加两文的组合,因为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大,综合学习上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同时选择的考生相对较多,而且也是很多学霸的首选,竞争压力就更大了。
2、选擅长科目
擅长的科目一般都是比较感兴趣的科目,都说兴趣才是最大的老师,物理虽然专业覆盖率很高,但学习难度大,很多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挫,也有些考生表示物理所涉及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还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科目,但是没选物理,内心还是有些忐忑,担心选择志愿的时候会受到限制。
3、选较易获得高分科目
无论怎么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高分,新高考实行赋分制度,但是科目之间难度不等竞争不等,最重要的还是要获取较高的分数,而且历史的专业覆盖率也还不错,新高考“3+1+2”模式下在一定层面还是文理科之分,只是选择的可能性更多,可以文理兼顾,赋分制度下一般文科竞争压力较理科小一些,在获取高分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新高考选科组合推荐
1、物理+生物+地理宏博教育网
作为一个非常适合中等成绩学生的科目组合,物理提高了专业选择面,而生物和地理的容错率很高,相对难度上会比纯理科更简单一些,非常适合大众学生们选择的一个组合,尤其是在后期的等级赋分方面也会更为合理一些。
2、物理+化学+生物
该组合作为传统理科科目,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很高,尤其是在专业选择面上也是非常高的,不仅达到了报考近97%的专业;更适合充分知名度非常高的学校,相对来说会更适合学霸们以及逻辑思维比较好的考生们选择。
3、物理+化学+政治
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在后期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必考科目,是能够给很多学生更稳定的发展方向,所以说选择政治是为后期进行更好的辅助。而物理和化学的存在就能够直接提高的专业的选择面,从而让大学的专业上有着更多的选择性质。
新高考改革后怎么选科
要考虑高考填报志愿
科目组合直接影响到填报的专业,据统计,47%以上的大学专业都要求高中学物理,如果高一新生以后想报考一些理工科专业,最好是选择物理科目。想要医学类准耶,一般就需要选择物理、生物等学科。另外除了专业,还要看院校的要求,不同大学的同一个专业对高中科目的要求可能会不同。原本高考后才需要思考填志愿的事情,高一可能就需要提前考虑,这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难度
高中的学习时间紧张,应该在同等时间内有效提高成绩。不同的学科组合对应的难度是不同的,如果选择全部理科三门,学习负担可能就比较重,在同等学习时间内难以提高成绩。不过也不能单纯选择难度小的科目,比如文科三门比较简单,但想要提分也不容易,一些问答题比较难得分,最后赋分的成绩并不高。所以要注意学科组合的难度,不要太高,保证最后的成绩偏高。
现在高考是不是新高考
一、截止2022年,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二、以下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但还没有首届新高考: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改革模式
新高考“3+3”模式
在3+3模式下,语文、数学、外语是按照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选择的3门科目(生物学、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选择3门)是按照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新高考“3+1+2”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在3+1+2的模式下,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首选科目(物理、历史)都是按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的,而选择的2门科目(生物、政治、地理、化学选2门)是按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海南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 2023海南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 在选科的时候,尽量按照自己的目标去选择,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南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海南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1、物理、化学、历史选科组合为什么说这个组合比较绝佳呢?这是因为这个组合在高考
新高考选科方法指导 新高考选科方法及技巧指导 面对新高考,物化生这个组合专业的选择范围较广,绝大部分专业该组合考生都可以报考。物化生组合理科基础扎实,与大学许多专业知识衔接较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方法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方法有什么1、专业覆盖率选物理单从覆盖率来看,确实物理专业覆盖率高,但也要考虑实际学习难度与选考人数,物理科目学习
新高考选科方法指导 新高考选科方法及技巧指导 面对新高考,物化生这个组合专业的选择范围较广,绝大部分专业该组合考生都可以报考。物化生组合理科基础扎实,与大学许多专业知识衔接较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方法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方法有什么1、专业覆盖率选物理单从覆盖率来看,确实物理专业覆盖率高,但也要考虑实际学习难度与选考人数,物理科目学习
新高考好的选科组合 新高考好的选科组合有哪些 如今的新高考,其实是给了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主权,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理分科的弊端。另外,新高考之下,高校和中学必须联动,步伐必须一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好的选科组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组合推荐1、物理+化学+生物:凡是高中生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组合就是老理综组合,
新高考选科组合推荐 新高考选科组合推荐_新高考选科技巧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物理或历史”表示首先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都能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历史类别下统筹安排招生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组合推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组合推荐1.物化生选科专业覆盖率:96.22%科目关联度:该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一般理
湖南新高考怎么选科组合好 2023湖南新高考怎么选科组合好 如果你在选科时处于非常迷茫的状态,这时就需要结合大学的专业覆盖率进行选科,自己所选的科目的组合覆盖的大学专业数量越多越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南新高考怎么选科组合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湖南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1.物理+生物+地理选科组合优势:总体上看,偏理科目中,地理和生物相对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
河北新高考3+1+2推荐选科组合 2023河北新高考3+1+2推荐选科组合 为了避免偏科,大多数学校在选择的时候,会给出特定的组合,同学们在其中挑选。如果这所高中的物理教学水平很高的话,那么选科组合主要会围绕物理来展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北新高考3+1+2推荐选科组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河北新高考3+1+2推荐的选科组合有什么1、物理+化学+政治选科组合
新高考选科有几种组合 新高考选科有几种组合_新高考选科技巧有哪些 考生须明确,不同的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固定的专业要考取,就要充分考虑专业覆盖的问题,合理避免出现想学的专业因为限考问题不能报考的尴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有几种组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组合方式一、新高考3+1+2组合有12种物化政组合物化地组合物生政组合
2023-10-29 14:33:47
2023-11-04 18:12:03
2023-03-26 18:16:57
2023-11-21 01:25:05
2023-11-20 02:29:40
2023-06-17 15: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