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05:33:40 | 宏博教育网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推荐
对于新高考的选科环节,学生最好还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高考选科建议
1、物理+生物+地理:
物理+生物+地理的科目组合可报考99%的专业,相较传统的理科组合而言,地理学科更容易理解,因此,这一组合的学习难度较低,专业覆盖较广。
另外,地理被人称为小理科,学生在学习这三门科目时,学科思维的连贯性能得到保持。但是想要将三门科目学好,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2、物理+化学+政治:
物理+化学+政治的科目组合可报考98.9%的专业。虽然这-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不仅需要掌握刷题的技巧,还要掌握背诵的窍门,但是这一组合可以让学生减轻未来学习的压力。
在大学里,学生必须学习政治方面的知识;继续选择考研深造,学生也需要考政治。因此这一专业也能帮助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3、历史+政治+生物:
与前两个科目组合相比,这一组合的专业报考率有所降低,但学生也能报考75.3%的专业,涵盖部分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与少部分理工科专业,报考范围相对较广。
另外,生物与物理相比,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这一组合与前两个推荐的科目组合相比,学习难度相对较低。
有哪些选科技巧
选科能选物理组,不选历史组。学生进入高中后,各学科的难度将有质的跨越,尤其是理科类,对于思维能力不太强的学生而言,不是一般的难,尤其是那些本很就不太擅长理科的学生而言,在物理和化学课上,可能会像听天书一般。
不过如若学生能听懂物理课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物理适合,毕竟在在报考阶段,物理学科的专业覆盖率高达90以上,专业选择比较多,未来就业范围比较广。
当然,如若学生实在对物理提不起兴趣,就只能选择历史学科组合,虽然报考范围比较小,但好在文科生也占据少数,高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选科能选物化地,不选物生地。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从一定程度上看,物理和化学具有一定的互通性,现实中有不少学生,如若物理成绩不错,化学成绩一般也不会差,物理和化学组合在报考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
高中选课怎么选最好
第一,考虑兴趣爱好
一般来说,选科的话最好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为感兴趣,所以学习的时候会有动力。如果选择自己厌烦的学科,可能根本就没有心思学进去。
第二,考虑选考专业范围
有的同学在选科的时候,希望选择的学科可以在高考的时候能报考更多的专业。基于这一情况,老师认为大家的首选科目就应该选择物理,因为选择了物理之后,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都可以填报,这样以后根本不愁没有专业报考。同时,如果成绩够好的话,首选物理那么进入985或者211大学也会有更多的好专业选择。
新高考新在哪些方面
新高考的新新在重视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自己所擅长的学科进行考试,改变了传统的文理分科局面,对于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情况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高考新在选科,传统高考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者的结合中选择。 但是,新高考改革采用“312”选科组合,考生在选择物理和历史的条件下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两门。
新高考的改革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传统的高考模式只分为文理科,学生在高中时会选择文科或者理科就读,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说对于文科生而言,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多的倾向于表达能力和感性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的发展是有所欠缺的,而对于理科生而言,其人文素养的积累也不太全面,这对于我国社会所需要的全面性综合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
新高考改革也使得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学生也能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非常有益。
新高考选科
1、新高考考虑未来的人生来选科
学生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即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什么样的职业理想契合我的人生理想。跟自己的职业理想相关的专业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从而得出自己的专业选择范围。然后,根据教育考试院下发的“科目与专业的对应关系”确定自己的科目选择。这些“科目选择”符合学生的人生理想,学生学习会更有动力。
2、新高考综合考虑选科
从“现实我”的“学科成绩和能力”出发,得出的科目选择,跟从“理想我”得出的科目选择进行碰撞、交汇,统筹考虑,进行取舍。最后的选科决定最好是既充分考虑了当下的学习基础和潜能,又能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这样能更大程度上唤醒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习动力。
2023新高考如何选科_新高考选科方法
选科的时候,最好还是能够选择到优势科目,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的,你要分析好自己以后能够做什么,有时候性格也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新高考如何选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高考如何选科
用“学习成绩”选科是最直接、最粗暴的一种方法,比较快捷、比较省事。
新高考“3+1+2”选科,一般在高一下学期开始或高一学期结束升入高二时,此时经过半年或一年的高中学习,学生对各科知识有所了解,也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并且通过了多次考试,非常清楚了哪科成绩好、哪科成绩差。
那用“成绩”选科就比较方便了,比如历史考80分、物理考50分、思想政治考40分、生物考70分、地理考90分、化学考30分,那就直接选择“历史+生物+地理”科目组合就可以了。
而且用“成绩”选科的最大好处就是学生选择了擅长的学科,剩余高中时间学习难度会较低,并且高考容易考出高分,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可能会影响到报考专业。
比如历史80分、物理65分,历史成绩明显比物理高,若我们选择了历史科目,就不能报考工科专业,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新高考选科技巧
选科提前了解报考院校的专业要求
很多学生都没有提前确定目标院校的意识,他们认为高考成绩公布后,再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更为稳妥。但是新高考政策下,学生如果不在选科前,提前确定几个目标院校,很容易陷入选择的科目不符合目标院校的专业要求的尴尬境地。
很多地区实行的都是“3+1+2”或者“3+3”的选科模式,不管是“3+1+2”还是“3+3”的选科模式,学生都必须在几个重要的科目中做出选择。就目前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都会要求学生必须有化学基础,大多数理工类专业都会要求学生必须有物理基础,部分测绘类专业会要求学生必须有地理基础。
学生如果不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限制,稀里糊涂的选择了一些学习难度相对比较低的专业,可能高三会学得很轻松,但是高考结束后就会发现,自己这样的选择基本葬送了自己的名校之路。
新高考怎样正确选科
新高考选科需谨慎,新高考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4个因素。
1.新高考选科要注意各科目的成绩跟排名
新高考采用“赋分制”,即考生的卷面成绩并不是考生的最终成绩,考生的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跟排名共同决定。赋分制是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比例赋予一定的分数,比如排名在前5%,赋予最高等级A+,赋分70分,以此类推。所以,高一选科的时候,高一学生不仅要看各科成绩,还要看各科目的排名。
2.新高考地区选科要注重自身的兴趣爱好
这里的兴趣指学习某科目的兴趣,高中的科目有很多,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科目兴趣不同。有的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是物理,有的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是历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感兴趣的科目,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非常喜欢。比如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相反,我们会感觉很有意思。所以,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要结合兴趣爱好。
3.新高考选择擅长的科目
很多学生认为擅长的科目就是感兴趣的科目。其实,不是这样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感兴趣的科目我们未必擅长,同理,擅长的科目我们也未必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历史,喜欢谈古论今,但擅长的科目是物理,每次物理考试成绩都很好。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要选择既感兴趣又擅长的科目。
4.未来填报的专业跟大学
新高考之前,很多学生都是高考完了之后再想填报的专业跟大学。实行新高考之后,高中生把这种考虑提前到了高一。因为很多专业跟大学对学生高中所学科目有要求。比如学医的同学高中需要学习生物,学历史的同学高中需要学习历史。所以,同学们选科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未来填报的专业跟大学。
高中的科目有很多,每个学生适合的科目组合是不同的。高中生选科不仅是单纯的选科,它还会影响很多事情。所以,高一学生选对科目很重要。以上是选科的时候高一学生需要考虑的4个因素。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3+1+2”模式,其中,语数外为“3”,采用全国卷,考试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其中外语包括英语和其他一些语种,不分文理科,特别是数学,采用同一张试卷,和以往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不一样,每科目150分。要科学规划选择性考试。首选“1”物理或历史就是选择人生方向。学生可以选择物理,也可以选择历史,这两科都是100分,考试成绩以原始分纳入高考成绩。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四门选考科目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需要选择“2”门进行考试,“2”门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择性考试每科分数都是100分。
新高考模式选科
新高考之前,很多学生都是高考完了之后再想填报的专业跟大学。实行新高考之后,高中生把这种考虑提前到了高一。因为很多专业跟大学对学生高中所学科目有要求。比如学医的同学高中需要学习生物,学历史的同学高中需要学习历史。所以,同学们选科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未来填报的专业跟大学。
高中的科目有很多,每个学生适合的科目组合是不同的。高中生选科不仅是单纯的选科,它还会影响很多事情。所以,高一学生选对科目很重要。以上是选科的时候高一学生需要考虑的4个因素。除此以外,高中生选科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三点:宏博教育网
(1)不要盲目从众、人云亦云
很多学生选科时没有主见或者哥们义气,看见同学选什么,自己也跟着选什么。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自身特点不同,适合的科目也不同。适合别人的科目组合未必适合自己,高一学生选科时切记不要盲目从众,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科目。
(2)历史并不比物理容易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历史只需要背背记记,于是选择历史。其实,新高考之后,历史的难度增大了,而且高考历史也不是背背记记就能高分的。新高考之后,物理跟历史的高考试卷难度是相当的,高一学生要慎重选择物理跟历史。
(3)物理不好也可以选择物理
很多学生高一的时候物理不好,因为自己物理不好,于是选科的时候不选择物理。其实,高一物理不好并不代表高考的时候物理也不好。高一物理不好只能说明物理的进步空间很大,到底要不要选择物理,高一学生还是要根据各因素综合选择。
新高考如何正确选科 2023新高考模式如何正确选科 目前我们了解到,现行夏季高考的招生录取模式是由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新高考后,夏季高考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如何正确选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怎么选科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生要按照3+1+2的模式进行选课。新高考选科怎么选会比较好,首先必须要根据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推荐 对于新高考的选科环节,学生最好还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建议1、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地理的科目组合可报考99%的专业,相较传统的理科组合而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推荐 对于新高考的选科环节,学生最好还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建议1、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地理的科目组合可报考99%的专业,相较传统的理科组合而
海南新高考如何选科 2023海南新高考如何选科 如今高中生必须有目标,以为在新高考政策下,学生如果不在选科前,提前确定几个目标院校,很容易陷入选择的科目不符合目标院校的专业要求的尴尬境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南新高考如何选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海南新高考如何选科在选科时,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和发展潜能,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和领域,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
新高考如何合理选科 新高考应该如何合理选科 对于新高考的举措,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给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主权,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理分科的弊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如何合理选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怎么选科“减法”选科我们都知道新高考“3+1+2”选科模式有12种选科组合,比如“物化生”、“物地生”、“历生地”、“历生化”等,每
新高考政策下如何选科 2023新高考政策下应该如何选科 新高考的目的,就是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政策下如何选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政策怎么选科1.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这是一门传统的科学学科,很难学,适合特别擅长科学的学生。2.物理化学地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推荐 对于新高考的选科环节,学生最好还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建议1、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地理的科目组合可报考99%的专业,相较传统的理科组合而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 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推荐 对于新高考的选科环节,学生最好还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选科的技巧及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选科建议1、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地理的科目组合可报考99%的专业,相较传统的理科组合而
2024-01-08 05:56:31
2023-12-21 18:46:47
2023-10-18 22:34:52
2023-11-25 14:30:33
2023-12-19 19:02:31
2023-12-16 1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