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16:34:18 | 宏博教育网
吉林农业大学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录取规则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录取原则1、学校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根据生源情况,与各省招办协商确定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计划数的120%。2、各省招办对学校投档及录取有具体要求的,按照各省招办要求执行。无具体要求的:(1)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份,在同时投档的考生中,按5分专业志愿级差从高到低择优录龋(2)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份,按“学校志愿清”原则和5分专业级差从高到低择优录龋学校一志愿生源不足情况下,接收非一志愿考生,原则上不录取调剂志愿考生。3、未能满足专业安排条件的考生,如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可调剂到相应未满专业;如未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则予以退档。在安排专业时,学校承认各省级招办制定的政策照顾加分。4、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外语成绩较高的考生。5、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招委[2011]1号)的有关规定,我校2011年江苏省普通本科录取原则如下:(1)我校2011年在江苏省招生专业均属于自然科学专业类,因此要求所有专业的选测科目均必须含有物理,对另一门选测科目原则上不作要求。(2)划线办法、投档办法及填报志愿要求均按照江苏省文件规定执行,报考我校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须达到选测2B、必测4C1合格以上(含),我校承认江苏省规定的加分政策。(3)录取办法: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录取办法,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数排序,根据本章程第十一条一、二、三款有关原则录取,当投档分数相同时,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高的考生。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1、考生必须参加其所在省招生办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统考成绩必须合格,我校不再单独组织专业加试,且不承认考生在其他学校取得的加试成绩。2、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3、学校按考生文化课成绩调档,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计划数的150%。4、学校对所有投档考生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
吉林农业大学院校简介宏博教育网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99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首批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升格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升格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
学校设有22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和2个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获得者16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7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6人,吉林省政府参事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288人,其中,本科生17618人,硕士研究生4159人,博士研究生511人,留学生89人。有在籍函授生11979人。现有73个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吉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3个省级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89个。拥有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部教材获评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项目;17部教材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两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并于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近年来,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再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批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学校深入推进以新农科建设为重点的“四新”建设,获批教育部“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8项,成立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成功承办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打造新农科建设协同育人“吉林模式”;新增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1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多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东北优势特色资源与健康食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等31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75个省级科研平台。“十四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64项,科研经费达到3.43亿元。获省部级奖励61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在Science、Microbiome、光明日报等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70篇。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菌物研究》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与6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国内布局建设了乡村振兴试验站、校地企研发中心、科技小院等一批特色乡村振兴示范服务基地,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科技帮扶的“靖宇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18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首家吉林乡村振兴研究院,与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成立吉林省乡村振兴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学校扶贫模式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大典型”。学校李玉院士荣获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94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中非绿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
学校占地1338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25.34公顷,校园建筑面积47.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80.82万册,电子图书136.2万种。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 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吉林省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5万余优秀学子。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 4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吉林大学录取规则吉林大学录取规则 录取办法 第十一条学校根据专业学习对考生的相关要求,依照国家法规和我校录取原则,制定下列录取办法。 一、普通类专业录取 1.调档比例。学校在相应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最大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在平行志愿省区)或120%以内(在非平行志愿省区),具体比例视各省区生源情况而定。 2.院校志愿。对于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当一志愿
吉林建筑大学录取规则吉林建筑大学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录取规则 1、院校志愿: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体检合格的前提下,按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录取其他志愿线上考生。 2、我校根据各省(区、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考生当地招生计划的120%以内。 3、专业志愿:对于进档考生,按“分数清”的原则进行录取;如考生所报专业志愿未能录取,服从调剂者调剂到
吉林化工学院录取规则吉林化工学院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录取规则录取实行“专业志愿清”的规则。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专业,按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专业安排采劝遵循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首先对入档考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然后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由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如果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时,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规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规则 艺术类专业和生命科学基地班在提前批录取;其它本科专业在本科一批录取。 录取原则: 第七条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遵循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八条学校调档比例控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的120%以内;执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档
南京农业大学录取规则南京农业大学录取规则 五、录取学校本科生招生录取工作按照教育部及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的文件执行,以全国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按照德、智、体、美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实施新生远程网上录取工作,并作如下规定:1、我校录取调档比例、志愿及专业确定原则以各省教育考试院(省招办)公布内容为准。2、志愿确定原则:按照志愿顺序择优录龋3、专业确定原则:专业按分数级差录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录取规则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录取规则 1、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龋2、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录取,调档比例由所属主管部门调控。3、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性别比例限制。4、对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或调整录取分数线的政策均予以认可。5、所录取
山西农业大学录取规则山西农业大学录取规则 十一、录取规则:1、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各盛市、自治区招生管理部门招生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主要指标,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2、投档比例:根据各盛市、自治区生源情况确定投挡比例,投挡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3、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达到或超过我校招生人数时,按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到低审录,根据考生的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录取规则四川农业大学录取规则 凡符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学[2011]2号)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第七条:我校在招生录取时,不限男女比例。英语专业(及各专业方向)限英语语种学生报考,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今年,我校录取将遵循按志愿,由高分到低分,综合考察,择优录取的原则。本硕连
2024-07-03 14:03:40
2023-10-16 17:46:38
2024-03-10 23:18:16
2024-06-11 00:22:57
2023-02-26 01:53:01
2023-11-07 13:52:17